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天地 |
一、名词解释
1、灰化过程:土体表层三、二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淀积而SiO2残留过程。
2、脱硅富铝化过程:在湿热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粘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而相对积累,这种铁铝的富集称富铝化过程,由于伴随着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亦称为脱硅富铝化过程。
3、等电点:土壤从酸变碱或从碱变酸,两性胶体均要发生电荷符号的改变,即由正变负,或由负变正,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点的电性既不是正也不是负的瞬间,即电性正负相等时的pH值为等电点。
4、土壤质地:指土壤颗粒粗细的状况。
5、土壤肥力:使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6、 FC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7、硅铝比率 通常采用风化壳、土体或胶体颗粒中的SiO2/Al2O3
的分子比率,能够反映风化产物与岩石相比的脱硅或复硅程度。
8、土壤呼吸:
9、土壤通气性土壤空气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通的性能。
10、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干土中所含的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天地 |
1,地貌学又称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演化和分布的科学.
2地貌学的学科分支
3、戴维斯(美国)提出的“解释性的地貌描述法”、“侵蚀轮回”以及“地貌的构造、营力和发育阶段的函数”等理论推动了现代地貌学的发展。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和地貌是构造、过程、阶段(时间)的函数的概念。
4、德国地貌学家彭克的《地貌分析》一书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彭克的山麓梯级说,分析地貌形态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
5、地貌研究的一般程序:1)、调查研究-野外调查、观测和收集资料;2)、室内实验和模拟--(1)某些情况下,可直接观察地质地貌事件,更多的情况下,是依据实验室分析判结果论证、判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2)模拟实验--物理模拟、数学模拟。
3)、运用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法研究问题,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如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逻辑推理法主要是对比事物的已知规律去推断未知。(1)“将今论古”--现实主义的原则
。19世纪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指出:“现代是古代的一把钥匙”——即根据现代地质地貌作用得出的规律,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天地 |
一、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大地水准面:是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平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2、任何天体要成为球形必须具备:(1)要有巨大的质量,能形成强大的自引力;(2)天体的自引力大于固体分子的内聚力;(3)有一个运动的过程,形成球体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
3、大地水准面对研究地球形状的意义:(1)大地水准面是地球表面形状一种很好的近似;(2)大地水准面远比自然表面光滑、单纯,易于考查:(3)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基准之一,是地面高程的起算面。
4、正球体是地球形状的一级近似;旋转椭球体是地球形状的二级近似;三轴椭球是地球形状的三级近似;平均地球椭球是地球形状的四级近似;
5、参考椭球:地球椭球经过定位以后,这个地球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参考椭球就是固定在特定位置上的地球椭球,其表面作为测量计算的辅助工具)
6、平均地球椭球:如果总地球椭球的质量旋转角速度和重力位等于地球的总质量,旋转角速度和重力位,则总地球椭球就称为“平均地球椭球体”
7、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莫霍面—地幔(固体)—古登堡界面—外核(液体)—利曼界面
标签:
旅游 |
分类: 美丽的家乡 |
http://www.gnzxxw.com/upload_files/photo/88/1_20110601180652_udwpp.jpg
http://www.gnzxxw.com/upload_files/photo/88/1_20110601180601_c1wri.jpg
http://www.gnzxxw.com/upload_files/photo/88/1_20110601180613_zeuml.jpg
标签:
文化 |
分类: 学习天地 |
姓名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主任工作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