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文/阙兴明

俄乌开战以来,美国霸权面目越发显露,仅在制裁俄罗斯一事上,就在全球大搞选边站,将许多国家逼到了十字路口上。印度的国家体量很大,平时跟美西方国家关系也过得去,因此成为了美国紧盯的目标。为拉拢印度加入反俄行列,美国近期是连放狠话,却一直无效,于是身为美国最铁杆的英国自告奋勇出马,可结果呢?根本就没有结果,连开始都没有。

据观察者网3月25日援引英媒《卫报》报道称,英国一个包括下议院议长林赛·霍伊尔等在内的代表团原计划访问印度,而就在即将出访的前夕,行程突然被取消。至于原因,据悉是遭到了印度高级委员会在最后一刻提出了反对意见。《卫报》分析称,这表明在对于有关乌克兰问题上,英印双方的分歧已经加剧。

原定好了的访问都被印方临时取消了,这让堂堂“日不落”大英帝国的脸面何存?其实在历史上,英印两国之间的渊源真是不浅。英国在南亚次大陆殖民数百年,印度从英国身

美国总统拜登应邀出席了欧洲理事会会议。会后,拜登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起召开记者会。拜登称,“切断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会伤害欧洲,但这是我愿意付出的代价”。

同时,美国和欧盟宣布了一项关于液化天然气的重大协议,以试图减少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该协议将使美国在年底前向欧盟提供额外的天然气,相当于其目前从俄罗斯获得的天然气的 10% 左右。欧盟已经表示将减少俄罗斯天然气的使用,以应对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俄罗斯目前供应了欧盟约 40% 的天然气需求。欧盟曾表示,将“在 2030 年之前”转向替代供应,并使欧洲独立于俄罗斯能源。

拜登给乌克兰递刀子,捅俄罗斯,最后流血的却是欧洲。牺牲人家的利益,说是自己愿意付出的代价,这是什么逻辑?

死道友,当然贫道没意见。美国逼欧洲拿刀捅自己,然后再大捞欧洲一笔钱,最后美国大义凛然地说,我们美国人愿意付出代价,是

作者:刺客

在整个俄乌冲突过程中,作为乌克兰邻国的波兰处在火药桶的边缘。按理来说,为避免战火蔓延至本国领土,波兰应该努力缓和俄乌局势才对。不过,令外界匪夷所思的是,华沙当局非但没想过要避免危险的发生,反而变本加厉挑衅俄罗斯。

据《环球时报》24日报道,当地时间23日,波兰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国决定大幅减少俄驻华沙外交官人数。45名不同外交职务的人需要离开波兰领土。对此,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表示,俄方将以对等原则回应波兰的外交挑衅。

除此之外,波兰还鼓动北约“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显然,波兰似乎是铁了心要与俄罗斯死磕到底。对于波兰当局的相关言论,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在做出回应时表示:希望华沙当局知道自己再说什么,这将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军事力量的直接对抗,所有人都在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拉夫罗夫说得没有错,在北约,除了波兰等个别不要命的被边缘化的成员,

自从2月24日俄军在乌克兰开始“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普京原来希望的“闪电战”并成“持久战”。就在当天,乌武装部队宣称俄黑海舰队一艘大型登陆舰被摧毁。

相关消息统计,开战一个月来,俄军已经至少牺牲了八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俄军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乔(Andrey Mordvichev)中将。

也不全怪俄军表现不好,乌克兰有美国和北约情报系统的全力支持,俄罗斯方面的动向在乌克兰眼里几乎是透明的,这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战争。

越来越明显的是,美国不支持谈判,也不希望这场战争结束。从美国霸权的角度来看,任何涉及乌克兰保持中立以及保护顿巴斯人民民族权利的结果,都是不可接受的。

英国政治分析人士汤姆福迪评论称,俄罗斯的战争没有按计划进行,但认为莫斯科会输就太天真了。

他认为,随着一些军事分析家形容为“僵局”的乌克兰战

作者:刺客

据上观新闻22日报道,为了寻求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品,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日前访问卡特尔,并宣称与该国“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卡塔尔方面随后在一份声明中宣称,该国一直寻求向德国供应天然气,但双方谈判从未达成具体协议。

显然,德国人想释放积极信息,安抚国内的人心,但卡塔尔显然并不领情,直接揭穿哈伯克的谎言。事实上,根据媒体的透露,即便卡特尔这时候与德国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出于技术原因,也得在数年后才能向德国供气。事情已经再明显不过,哈伯克此次的卡塔尔之行,算是白来一趟。

看来,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欧洲国家,想要寻找俄罗斯以外的天然气供应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欧洲很多国家,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都高达40%以上。在没有找到替代的供应商之前,德国等欧洲国家还得继续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

俄罗斯之所以敢于冒着遭到西方世界“群殴”的风险

文/阙兴明

俄乌之间是一面照妖镜,把美国的霸权面目照了个淋漓尽致。至于美国一直以来坚持拱火俄乌局势的原因,这些都是不可告人的,白宫当然不肯说,不过刚有美国的一名情报头子抖落了出来。

据环球时报3月21日援引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消息,近日,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局长大卫·霍威尔·彼得雷乌斯在接受美媒时表示,正是因为俄乌冲突,“使美国得以向盟友国家保证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让美国成为了各盟友的可靠伙伴,而不是一个衰落的大国”,这让美国获利不少,同时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加强了北约的团结,使得“北约再次伟大”。

彼得雷乌斯的话说得相当赤裸裸:战争让美国获利。这番话很有侧重性,是就美国与其盟友之间关系这一层面上说的,基本都是在反复申明一个观点,就是“美国是一个可靠的伙伴”。显然,彼得雷乌斯说得如此得意洋洋,应当主要是说给欧洲大陆上那些盟友听的——看看,美国对你们这些

文/行走斯图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是带着华盛顿的特殊使命来到新德里的,他要说服总理莫迪放弃此前关于俄乌冲突的立场,转而投入美国的怀抱;为了显示诚意,岸田带着5万亿日元(约合2668亿人民币)的庞大投资计划而来,但最终未能说服莫迪。

岸田有备而来,莫迪视而不见;据媒体披露,双方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甚至都没有提到“俄罗斯”。日本《产经新闻》认为,岸田此行的目的在于避免印度过于倾向俄罗斯,导致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内部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尽管岸田还是按照计划宣布了5万亿日元投资计划,却无法掩盖与莫迪之间的分歧。

在新闻发布会上,岸田一个劲地指责俄罗斯,莫迪一个劲地谈钱,大写的“尴尬”在天上飘着,在场的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是的,日本在外交领域只是一个区区“蝼蚁”,一个连独立主权都不具备的傀儡政权,怎么可能说动印度呢?在印太战略和南亚问题上,印度站队美国的做法令人不齿,但是在

文/行走斯图卡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DPR和LPR的部队仍在推进,乌克兰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而作为不在场的第三人,美国实际上从来没有远离乌克兰局势,甚至深度影响到局势的发展;为了给基辅当局打气,美国开始打土耳其那批S-400的主意。

据路透社3月1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已经在非正式场合向土耳其提出建议,将手里的那批S-400防空导弹交给乌克兰军队;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访问土耳其期间,也曾经暗示过这个想法。

美方表示,这批S-400导弹在土耳其手里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不仅会加深其他北约国家对土耳其的不信任,也会让土耳其遭到美国更多的制裁;倒不如将这批导弹送出去,既显示出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又能甩了一个政治包袱。

美国提出这样的建议,不仅荒诞而且包藏祸心,但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美国确实能干得出来。这个建议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了前不久的米格-29风波

文/行走斯图卡

自从俄乌爆发冲突以来,美国就一直将欧洲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跟随美国只会落得一个下场:被吃得渣都不剩,如今终于有欧盟国家勇敢地说出了这一点。

3月15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一次集会上公开表示,匈牙利不会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匈牙利也必须远离俄乌冲突,否则可能会失掉所有;欧尔班还指出:对于世界大国来说,欧洲只是一个棋盘,匈牙利也只是一枚棋子,如果不够强大的话,他们就会牺牲掉我们。

作为一个欧盟和北约双重身份的国家,匈牙利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会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但欧尔班说的都是事实,自从俄军开始军事行动后,美国就“领导”欧洲对俄罗斯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和抵制,有些措施几乎就是要欧洲抱着炸药包与俄罗斯同归于尽。

最典型的举动莫过于美国要求欧洲效仿自己、立刻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能源。美国几乎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

文/阙兴明

俄乌开战,这边打得很热闹,美欧西方那边也是一刻都没有歇着,除了美国之外,就数英国蹦得最高,闹得最欢。英国不是爱这样吗?果然求锤得锤,这次乌克兰张开双臂抱向英国的大腿。

据环球时报3月16日报道称,日前,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丹尼洛夫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乌克兰正在发生不幸的事,却“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在正确地行事”。并谴责称,许多国家只关心利益,而不关心“民主价值观”,同时也有西方国家愿意跟乌克兰站在一起,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丹尼洛夫最后指出,“乌克兰现在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防御联盟’,其中必须包括一个拥核国家。就是英国。”

从丹尼洛夫的职位来看,他在乌克兰军方里面的分量真是不小,因此他的言论还真能代表乌克兰。按照此人的话中之意,乌克兰应当是想要紧抱英国的大腿,并且还是“核大腿”。当前的乌克兰,表面上仍在受到美国等一大帮西方国家的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