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3-07-19 10:17)
      光称赞孩子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习真心称赞孩子身上像对方的优点,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结,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孩子就像家庭的镜子,我们要怎么教育、引导和支持他们成长呢?首先,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结:「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当孩子连结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结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因此

切实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线上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和导师互动,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


                           星城实验小学   

通过研修培训,使我在教育理论、科研能力、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同时,网络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作业、、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


 小学班主任 39

 

 

为了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

(2018-06-23 21:51)



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这一学期,作为二年级3班的班主任来说,更多的是欢乐。对于一个二年级班主任来说,教育侧重点应该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我更侧重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下面就我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

(2016-04-07 14:28)


 

一、指导计划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2)班xx人。本班学生的大体学习基础较差,两头尖中间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如黄新怡、张宇杰、汪阳等,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如王晓盼、吴华书、罗富坤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定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

标签:

教育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

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校本培训正如专家所讲,是 1999 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关于学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里明确提出来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并且同时提出,各个中小学都要注明自己的教师培训规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这个词汇,教育部在 1999 年已经提出来了。之后好多专家进行了研究,对校本培训进行了界定,最简洁的界定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有四个含义,一是这个培训不是上级布置的,也不是教育部门布置的,完全是学校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起组织规划的;第二,是以学校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科研活动融为一体的;第三,是以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促进学校本身发展为目标的;第四,是对校内教师的暂时培训。总结起来,校本培训界定为这样一句话,基于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需要,伴随教研教学过程的校内学习培训。

基于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需要,伴随与教研教学过程的校内学习培训。下面我就从四方面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校本培训适应了四个需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