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4-07-21 18:15)

  去西藏这愿望在我已经是很久了,退休以前一直挤不出时间,退休以后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筹划,但真正实施已经是20234月份的事了。2023

(2023-07-23 12:59)
        每年夏天都去董岭的人很多,而我是第二次去董岭,董岭确实是一个避暑胜地。董岭地处浙江安吉山区,海拔800米至1300米,七月份的温度在26度左右,山风把夏天的炎热完全挡在山腰,在董岭村你感受到的就是凉爽的深秋。我们这次居住在龙岭山庄,位于董岭村村口。董岭村口树着三块牌子,其一是标有89家农庄的路线图,其二是相对应的89户农庄的联系电话,其三是董岭村的简介,从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汉朝起董岭就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据说因此村内才有一处称大汉岭的地方。对这一说法的真假我无心深究,但唐代诗人周朴的《董岭水》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也因此我们可以很坚定地说至少从唐代开始董岭就受到良好的人文影响,而在以后的游览中你确实能很好地感受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董岭。
        我这次在董岭因为处在腿伤恢复期,活动的范围很小,而第一次来董岭时我几乎走遍了董岭的每一个角落,小黄山、大峡谷、古树公园、大汉岭……与现在有些景点的不同,董岭的人文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刻意建造的,小黄山观景台上的独柱亭、参天古树间的石板
(2023-05-29 08:16)
       妈妈随我二哥一起生活,虽说我们都生活在上海,但相距甚远,偶尔去看望妈妈,也只是陪妈妈聊聊天,二、三小时后,又要匆匆往家赶了。也是机缘巧合,这几年二哥家搬到我女儿同一小区,这样轮到我们带外孙的日子,我就多出了许多陪妈妈的时间,每天八点半送外孙上幼儿园的校车后我就陪妈妈散步。
        妈妈今年87岁,人很硬朗,但我陪妈妈散步时还是喜欢挽着妈妈的手,一来亲昵,二来说话更方便。小区南面是一条水面很宽的河,当地人称其为赵家沟,赵家沟与小区之间是一个修缮得很好的园林,乔木灌木错落有致,鲜花草坪色彩互映,小径依土丘起伏、顺花木曲折,园林由兰谷路进入,分东西两半。我和妈妈习惯先向东走,然后折返向西。进入园林后妈妈会告诉我园里什么地方有艾,生长得怎么样,而艾的实际生长情况基本上如妈妈所说。也由此就引出了妈妈关于小时候摘艾、做的艾糕的事,外公是长子,妈妈又是长女,所以妈妈很小就成为了家里的劳动力,妈妈八岁起就随她小叔一起下江捕鱼,妈妈负责在船头敲木板,以惊动鱼群,使她小叔有更多捕鱼的机会。妈妈的另一日常工作就是做草鞋。在我听来做草鞋就是妈妈的游戏时间,其实

现在秋游皖南的重心往往是小川藏线,因为那里的秋色是美丽多彩的,有晨雾笼罩的湖面、蜿蜒艳丽的山路以及美得让人心颤的落羽红杉。然而因为疫情我们连着两年被堵在山下。2021年秋当我们到达储家滩时,被告知我们的车不能走小川藏线,必须换乘当地的车,并且要报备,而办理报备手续的时间在三个小时以上,为了不打乱整个旅游计划,我们只能放弃小川藏线这一景点。今年11

(2022-09-28 13:06)

    因疫情防控,今年长途旅游的计划一拖再拖、一改再改,最终决定91日至25

对上海骑行者来说环黄浦江是必不可少的经历,只有环了黄浦江才会有以后的环崇明、环太湖、环海南,才会使自己骑向远方。而我作为一个新骑行人补上这一课就显得尤为迫切,从3月份参加骑行后我就计划着环黄浦江的事,而真正实施已经是5月25日了。

环黄浦江按现在骑行者默许的路书就是从徐浦大桥到杨浦大桥的一个循环,而我唯一的原则就是骑最贴近黄浦江的路,也就因为这一原则使今天的骑行多少生出一些是非来。我是由龙腾大道切入的,坦途、微风、鸟鸣、花香、缓缓出港的货轮,以及从云层后探出的些许阳光,所有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使骑行更成为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我轻松地贴江而行,由龙腾大道而富润路,再穿过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又进入外马路,顺势拐入中山东路,在中山东路上骑了一段路以后才发觉中山东路是禁止自行车通行的,这使我一下子紧张起来,甚至想真碰到警察的话我扛着自行车走是否可以通过,虽然硬着头皮继续往前骑,但心中有的只有那份忐忑了。现在想想中山东路禁行的那段路不长,也就是4、5分钟的骑程,但当时感觉还是很漫长,直到进入东长治路又看见自行车道,心才安定下来,才想到刚才那段

(2017-10-31 14:11)

       我喜欢江南古镇,偏爱它小巧而玲珑的格局,偏爱它依繁华而甘清贫的情怀,偏爱它遵规矩而行散漫的性格。最近嘉善越里被传得神乎其神,被标以新西塘越里,似乎是一个比西塘更有韵味的古镇。

      周六在导航的引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在导航显示目的地还有三公里时,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嘉善新城,这是一个可与浦东陆家嘴媲美的城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道路两旁是色彩鲜艳宽宽的绿化带。难道越里是一位隐于大都市的高人?就在我疑惑时,导航提示已接近目的地,我也看到了越里停车场的标牌。停车场边是几幢白墙黛瓦崭新的中式建筑,房屋间隔处是一条石板铺就的小道,走过小道整个越里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全新的公园,与古镇无关,新的仿古建筑,新的石板路,新的小桥,新的河道,新的草坪,新的雕塑。在此之前我以为它的大名应该是新西塘-越里,它是一个与西塘风格相近,处在越里的小镇,而此刻我知道读破句了,它的大名就是新-西塘越里,事实上它只是一个仿西塘而在越里新建的公园。

       游江南古镇就像读一本好书,打动你的不是其间华丽的辞藻,而是从作者

      上海将建五大郊野公园的报道已经是二三年前的事了,青浦大莲湖郊野公园是最早正式对外开放的。大莲湖郊野公园位于青浦练塘镇西侧,由市区去大莲湖郊野公园是一条直路,只是根据区域的不同各段取有不同的路名,沪闵路-莘松路-沈砖路-朱枫路-老朱枫路。与江南古镇相比较,“野”是大莲湖郊野公园最大的个性,而其野性的根源在于水。大莲湖郊野公园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溪水及滩涂,它们都天然浑成、任性随意,由水网切割而成的陆地也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于是它的民居排列是无规则的,它的耕田大小是无规则的。但你身处其中没有丝毫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处处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安详。你随处看到的是白墙黛瓦的民居;绿树成荫的乡道;阡陌有序的交通;稻惠低垂的耕田;果实累累的柿树;野鸭低飞的滩涂;芦苇静立的河岸。在大莲湖郊野公园你更能感受当地村民的诚朴,与传统公园不同,郊野公园是不改变原有民居或耕田的,你在公园内会碰到许多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他们并不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当你向他们问询时,他们又是那样地真诚,他们会耐心地告诉你这里有些什么景点,路该怎么走。

    &nb

(2016-06-12 14:45)

       游浦江之首已经计划了很长时间,最初是计划骑车去的,但总因为时间或天气的原因未成行。端午节又是一个阴雨天,后一天虽没有下雨,但因没有带自行车只能驱车去了。

       去浦江之首前我对其是有疑虑的,因为当时得知其名为“浦江源”,源者,水之出处也,若浦江之水源于此处总给人无根之感,进而对由浦江之水润育成长的上海历史也会产生动摇。浦江之首位于松江石湖塘镇,车到石湖荡镇就进入沿江的无名小道,路很窄只有一辆车的宽度,好在前无来者,后无随者,小路尽头是一个飞檐的牌坊,上书“浦江首幡”,幡作为名词有两个解释,其一是用竹杆直着挂的旗子,其二是冠上的巾饰。浦江之首公园是一个由两江汇拢而成的三角洲,公园小巧而宁静,站在牌坊下就能看到公园尽处的一组建筑群,建筑群由一塔一堂组成。塔是一座三层的小塔,塔内盘踞着一条打着灯饰的金龙,作为中国人对龙的敬畏是由衷的,虽说塔内的金龙做得很粗俗,但我感觉它盘踞在这两江边的小塔内还是很协调的,也默默地祈求它能保佑通行于两江的所有航船平安。塔前有一块半径1米半左右的半圆形鹅卵石,上面刻着“浦江之首”四个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