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英式辩论
英式辩论(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是个非常有趣的英语辩论活动.这种辩论形式在英国,爱尔兰,南非,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高校及学术教育机构非常流行.到底什么叫做'英式辩论'?它和其他形式的英语辩论有何不同? 顾名思义,英式辩论之所以被称为,'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肯定是和英国议会辩论有某种相似之处的,这种相似表现在无论是从辩者的人员安排,辩论秩序,辩论形式,甚至辩者称谓,还是从其辩论内容的宽泛性和自由度来说,一场典型精彩的英式辩论总是让人联想起真正的英国议会辩论,回想一下神色坚毅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中面对反对派的起哄,是如何沉着镇定,针锋相对,口若悬河地驳斥反对派言论的,多多反复观摩研究撒切尔夫人在英国议会的精彩辩论表现我们就可以明白何为真正的英式辩论了.英式辩论通常由4个小组(factions)共8名辩者组成;每组2人; 其组织结构为: 正方有2组4人;反方有2组4人,他们的正式称谓是: 1.Opening Government (First Faction) - a: Prime Minister b: Deputy Prime Minister 2. Opening Opposition (Second Faction)- a: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b: 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3. Cl
标签:
杂谈 |
'子曰'之汉译英举例
'论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读并且应该经常潜心琢磨思考的一本书;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不朽价值
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理解透彻的;我想只有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你才能
对它的精神实质一点一点地理解明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语'尽管只有短短的20篇;但是它的的确确值得我
们去用心研究阅读实践一生.为了让全世界爱好人类与和平的人们能共同分享这本厚重的中国文化遗产,我国
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将它翻译成了各种语言的文本,我手里目前就有两个英语的译本,一个是'中华书局'2008年
7月出版由刘殿爵先生翻译的文本;(以下简称刘译),另一个是'齐鲁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由潘富恩先生/温
少霞女士翻译的文本(以下简称潘译).我想对'论语'这部经典,每个人对它的内容理解都不可能一致,正如孔子
的其中的一句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你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你本身的修养学识不同,那你解读此
书的结果就会两异.现在从'论语'20篇中抽出几个例子连同两种英语翻译排列如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看看这
些解读距离你自己的理解有多远.
标签:
杂谈 |
中国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少个汉字?
我想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只有中科院语言研究所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教授可以提供.
按我们普通中国人的实际经验来看,我们每天工作生活娱乐所需用的汉字似乎并不多,在
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使用与本行业相关的那些有限的术语和句型;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的汉字词汇数量也不多,大多都是围绕衣食住行,都是很简单常用的那些词汇和句子.
前些天一位朋友送我一本'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第四版)[语文出版社出版].其中在第107
页有这么一段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的联合通知(1988年1月26日)- 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和其他方面的需要,特制订{现代汉语
常用字表},现予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分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两个
部分'.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了这3500个汉字, 那末在日常
的工作和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太多的语言问题.我手里有本最新版(第10版)的新华字典,
在它的修订说明中这样写到,',,修订后的字典计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0000余个,
带注解的复音词35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