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关注
关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2
  • 关注人气: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国内政

摘要:儒家和法家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派,在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救世主张,即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作为两种不同治国方略,在之后中国的历代王朝统治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的比较,试图找到这两种治国理念与践履实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思考对于当今时代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韩非;德治;法治
  先秦诸子中,孔子讲德治,主张凭借人伦道德、内在修行、外在教化来治理国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使德治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主张。韩非讲法治,将法、术、势摆在首位,主张以刑罚威慑、外在管制治理国家。以德服天下与以法治天下,作为古代中国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和思想传统,对后世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正因如此,对此进行多方面对比分析,进而得出启示意义,就成为必要之举了。
   一、主要相同之处
   从外在形式看,德制与法治是迥然对立的,历代统治实践中。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相融并存,即使在明确张扬儒家德治的时候,还具有不可言说的另一面——暗里运用着法治主张。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既相互区别,彼此不可替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