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翕望
张翕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5
  • 关注人气: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我们求诸华夏文明
(2017-01-15 23:52)
      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亦即儒家哲学之重心所寄。《大学》八目,涉此者五,《论语》、《中庸》、《孟子》所反复申论者,亦以此为最大题目。宋元以后之理学,举要言之,一自身修善之哲学耳;其派别之分化虽多,门户之纷呶虽甚,所争者要为修养之方法,而于修养之必要,则靡不同也。我侪以今日之眼光相绳,颇病理学教育之过于重视个人之修养,而于社会国家之需要,反不能多所措意;末流之弊,修身养性几不复为入德育才之门,而成遁世避实之路。然理学教育之所过即为今日学校教育之所不及,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此又可就下列三方面分别言之:
      
一曰时间不足。今日大学教育之学程太多,上课太忙,为众所公认之一事,学生于不上课之时间,又例须有多量之'

导语:《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爱向往信箱、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充分表达了作者彻底破坏旧事物创造现世光明的进步社会理想。

  凤凰涅槃

  郭沫若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广雅》云:“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第二卷29429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在形成学生道德面貌时期所培养的情感,不应局限于认识周围世界。感情应是积极的。学校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是非观、要爱憎分明,感情丰富。一个人到了成年时期,他的情感、爱情是否高尚,取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爱什么,恨什么,同情什么。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00页)

我们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这里有欢乐、痛苦、委屈、困惑、惊慌、羞愧和许多别的情感,它们表现在人们的眼睛里,在不冷不热的谈吐里,在一个人或仔细观察、或视而不见、或侃侃而谈、或默不作声、或行走站立、或喜怒哀乐的一举一动里。

(第五卷7

      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

       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孔子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

(2015-02-11 11:24)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初步解读——子贡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首先说明,这一节孔子所言,完全是对执政者、统治者所说,是为统治者的“百年大计”、“千秋伟业”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由于是站在统治者一方,所以,“足食”既是指让民众能够吃饱,更主要是指由执政者所掌握的“粮食储备充足”;而“足兵”是指统治者所掌控的军队和武器装备;“民信之矣”是指得到老百姓信任拥戴。

 &n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小思】

子贡问政。子贡善问。

子贡不仅问到了为政有哪些要点,还问到了要点的先后关系,还问到了为政的关键点。其实是问到了为政的本质问题。可谓善问。

孔子这次回答为政,非常具体。是理解孔子政治思想的最好的依据。

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要做到:粮食要充足,兵力要充足,要取信于民。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国防、经济、国家公信力。这三者不可或缺。因为这都是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这三者之中,孔子认为重要性分别是国防小于经济,经济小于公信力。

没有了兵,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危

标签:

教育

1、远程直播介绍 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将成都七中本部的课堂教学完整地在我校网络教室内共享。教师的图像、声音、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视频材料等同一时间呈现在成都七中与德昌中学,使我校网班的学生实时参与成都七中的教学活动,并与七中教师进行实时双向交流

  2、直播教学模式

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针对中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合作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训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创立了四同时的教学实现模式和四位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

  3、独具特色的四同时

  教学实现模式:我校与成都七中教师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和同时考试。

  同时备课 :五门直播主科每周一次联网备课会,授课教师与我校教师共商一周教学安排及教法和学法的探讨。

  同时授课:我校与成都七中本部班的同学执行同一作息时间表、同一课程表,一起异地同堂听课及同堂语音交流。

  同时作业:我校采用与成都七中相同的教材、教辅材料,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完成由成都七中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同时考试:我校与成都七中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份试卷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数上传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