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时评 |
分类: 报道 |
祝贺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入选“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优秀案例”
2022年的上半年,在疫情反复无常的新形势下,市场遭受到了远超预期的冲击,在商事领域,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创新,是唯一出路。
8月8日,由《中国商报》社、《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商人》杂志社、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组委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商业新征程,创新向未来”的第九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商业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商业的创新未来。
会上,组委会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商业创新发展报告》,同时,公布和表彰了“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获奖单位。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获得了“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之殊荣。
多年来,杨荣宽律师及其团队专注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为以数百计知名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其专业、严谨、信赖的法律服务深受业界赞誉。
对此,杨荣宽表示: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自成立以来,栉风沐雨,在对中国商事领域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跨境法律逻辑,并结合实际问题,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有效策略,以开阔的“国际思维”格局打造高品质律所。
以下是记者与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律师的对话内容:
记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在您的带领下,康达香港律所获誉无数。此次荣获“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殊荣,是出乎意料?还是意料之中?请谈谈您的感受。
杨荣宽:我知道很多优秀的律师团队和优秀的案例,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康达香港的获奖,期待是一块引玉的砖头,让律师的艰辛和创新,能有更多的机会浮出水面。
记者:粗略统计,由您经手的案件不胜枚举,不乏周期性很长的案件,您用法律人的执着和坚守,最终未辜负当事人的重托和信任。请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坚持下来了?
杨荣宽:社会责任和信仰。公平、正义、秩序,是这个世界温度的基本构成,而炬火和萤火,需要执着和坚守,才不负重托与信任。
记者:身为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请您谈谈所谓:开阔的“国际思维”格局,如何理解?
杨荣宽:不同法系,应具有不同的法律思维。“睁眼看世界”需要认知不同法律思维格局和视野,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说的就是国际思维。
记者:今年下半年,请您简单说说康达(香港)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重点方向。
杨荣宽:仍然坚持自己的公益法律服务与社会责任,坚定自己的差异化价值,做时间的朋友,让时间诠释一切。
文/李婵利
人物简介
杨荣宽律师,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香港海外律师、香港办公室主任
标签:
道光皇帝奕訢咸丰洋务运动历史散文 |
分类: 随笔——花与沙 |
青山自惆怅
——漫谈恭亲王奕訢
他是奕詝,他是奕訢,他与他手足相亲。不幸的是,他们是帝王家的孩子,而且还要长大。终于有一天,“一匣双谕”将他与他硬生生地分开。他成了咸丰帝,他成了恭亲王,从此,君臣不归路,一个苦,一个难。
http://s2/bmiddle/0022UKRVgy6HQg3cjT3f1&690
人与命运是一种对峙,遥遥相望,亦不甘示弱亦无力逞强。
他,以皇子身份行走军机处,破了大清祖制;为母请名号,与咸丰皇帝闹翻,被赶出军机处,回了上书房;从西洋人枪口中赚回翻盘本钱后,却与女人合作,发动政变,让肃顺人头落了地;继而请来洋人助阵,灭了洪秀全;待大局已定,正值同光中兴之时,自己却出了局……真个是:天道惊险,人道惊艳!
这就是奕訢,道光皇帝最宠爱的儿子,能文能武,就是不能坐北朝南,执掌乾坤。他,生而显赫,却无时不在冷落之中。他的父皇,宠爱他,却不把朝廷交给他;他的兄长,重用他,却不信任他,还时时提防他;他拼上身家性命把一个女人扶上了位,但当尘埃落定后,却被一脚揣开,不自觉地充当了垫脚石。
世事错综复杂,人性甚微奥妙,谁都无法逃脱时代的悲剧。在历史舞台上,他只是个配角。然而,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顺着故事跌宕起伏地发展,竟倒映出他所走过的每一寸光阴的面容,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重量。
他爱着他的家国,眼看江山版图被撕裂得七零八碎,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自是不甘舆图换稿。在铁、火、炮的混响中,他屏住呼吸去倾听那灰烬中片片瓦砾的呻吟声,他的眼睛望向了远方,圆明园里断残的石柱立在夕阳下,正朝着他看。
空言无济于事,他化悲痛为力量,另辟蹊径,干脆敞开破败不堪的国门,引洋人登堂入室,师其之法,制其之器,意图自强御侮。然而,以梦想对抗现实,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个年头已经不是公元1644年了,他还想着只要大清朝利器在手,就依然可以傲剑至尊。当然,这也不能怪他,长期站在历史黑夜中的人,一旦新时代的强光骤然降临时,难保一时看不清世界的真相。他所有的外在追寻,都只是为了大清王朝能够活下去,为此,他有时会放手出卖主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惜瓦解和破坏它的根基。他不计较表面的成败得失,也不在意外在的舆论,而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坚持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在孤独清冷中做自己。他有隐忍的坚强,也有独行的自信。
就那样,他站在历史车轮之下,满怀信心地仰望,逆来顺受地将自己一腔热情和盘托出,任其碾压,最后化作车辙中最细腻的纹路——第一批外国武器的引进,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船的购置,第一所近代学校的开办,第一次派遣考察团了解西方……或许这些都只是器物层面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但无论怎么说,当西欧人仗着坚船利炮在全世界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之时,是他,带领着中国人迈过近代工业文明的门槛,以他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进入世界新潮流鸣锣开道,文明的落差在低处溅起了希望的水花。
他为人宽厚坦诚,在时局最为动荡之时,是他维系了国家的向心力,是大清王朝最后一抹希望的余光。可是,在当时,他的才干是危险的,他总是处处受人掣肘,做起事来放不开手脚,也发不出振聋发聩的号角声来。他原本无懈可击,却被命运推搡到窘迫的境地。
无奈之下,他去了戒台寺,一呆就是十年。舍宫墙缤纷,得孤灯一盏,琐碎地活着。他是道光皇帝临终亲笔朱谕的亲王,却为自己争取不到施展抱负的方寸之地,纵然白虹刀在手,也难以大刀阔斧地披荆斩棘。而这恰恰是中国专制权力结构定位的结果,当时的中国,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这种政治制度,重建上层建筑。照耀黑暗的蜡烛,是听不到烛心被烧空的声音。也许,正因为他不能推大厦于倾覆,也就注定了他不能挽狂澜于即倒!
骄奢淫逸,泰城必倾!当朝廷上下都在忙着为那个女人准备60大寿之时,日本向中国叫阵了。枯草朽骨,何足以定大事?年轻的光绪皇帝终于想起了他的六叔——恭亲王奕訢。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人再老,都是在前面挡风的树!可是,奕訢再次出山,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大清朝照样是割地赔款,照样在浑浑噩噩中得过且过。
时间,是人生无处可逃的永恒现实。回来的奕訢早已不是当年临危受命、坐镇京师、领衔洋务的恭亲王了。人生在世,一辈子能做的事、能承担的责任,实在太有限了,因为生命有限。光绪皇帝就是年轻,他竟然不明白,他的六叔是没有几个十年可以被荒芜的!
万千里长路,数十载人生!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在为维新变法摩拳擦掌之时,奕訢离开了人世,眼泪化成诗句,湿冷一纸。他浮浮沉沉的人生,始于恭亲王,终于铁帽子王,期间种种得与失,业已默默沉没沉入海。
他最美好的年华,是一个女人生命锦袍的一道镶边;他自己的整个人生,也只是历史岁月的边角料而已。江河几番宛转,到如今,依旧是,夕阳空烂漫,青山自惆怅!
标签:
李鸿章北洋舰队马关条约洋务运动历史散文 |
分类: 随笔——花与沙 |
为谁辛苦为谁忙
http://s10/mw690/0022UKRVzy6HoQ1ggFbc9&690
李鸿章,犹如一株孤独的仙人掌,立在中国历史版图的荒漠上,不枯不萎。一页毫无斑斓的晚清史,你看或者不看,李鸿章都在那里,不走不动。
太平军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戴花翎;东洋人的战舰,粉碎了他的梦想;一纸《马关条约》,暗淡了他身后的流光溢彩。风雨中他奔忙一生,只为把官做,把梦逐,待到云散水枯时,再见他落寞的双眼,竟沾满泪痕。
历史是一个混乱的过程,置身其中的人无法厘清自己的处境与感受。1840年,中国人在家门口输掉了一场战争,“天朝上国”的金字招牌被坚船利炮彻底砸碎,数千年来马放南山的宁静也被打破,乱了,乱了,所有的秩序全乱了。于是,打的打,闹的闹,所有人都不得不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撑和归宿,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大清朝廷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明天。
李鸿章,似乎不慌也不乱,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遥直上,三朝辅政至中堂,怎一个好字了得!然而,高楼梦好,寒烟难耐,大清朝的黄马褂终究是单薄了些。他能只手把吴钩,能妙笔著文章,但尽其一生所奏响的原来是那么一支忧伤的曲子。
李鸿章,他纵横政坛40年,权倾一时,可他始终是孤独的!或许因为这份别人代替不了的孤独,让他一刻也闲不住!尤其是晚年,为应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开工厂、筑铁路、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期改变中国之积弱不振。然而,黄海的惊涛骇浪将这一切辛劳肆虐得一塌糊涂。北洋舰队,沉了;富强之梦,沉了。那一片汪洋,那一掬清泪……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为何就停泊不了几艘战舰?纵有千般苦闷,更与何人说。朝廷不是他李鸿章的。
历史往往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来选择他特定时期的代表人物。中国地很大,人很多,可一到谈判桌上,面对咄咄逼人的列强时,就只有他李鸿章一人。每临危机关头,只要西太后一句话,他就算在天崖海角,也得回到谈判桌前。他或许已经麻木了,无助的情感麻木让他回到朝堂里,继续做他的官。他听从了那一声声难以抗拒的召唤,赶赴一场场不幸的历史约会,接受了一次次非常的屈辱。接受,就是最大的绝望!在伊藤博文眼中,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然而,令他难堪的是,正是那一份份沉重的不平等条约,使得“李鸿章”三个字在史书上难以熠熠生辉,尽管他为这个民族走向近代化做了很多事情。
李鸿章很辛苦,很忙碌,很忠诚。或许正是这份要不得的忠诚,在某中程度上坏了事。大清朝——一座从里到外完全烂透了的破屋子,他李鸿章对其却生死不离,且每每还以自己孱弱的身躯扶危于大厦将倾之时。与其说他忠诚于文恬武嬉的大清朝廷,忠诚于西太后,不如说他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自己的存在方式,忠诚于读书人内心深处一个永远的梦——致君尧舜!因了这份忠诚,在农民起义军要撼动这座危楼的根基时,他不仁不义,大肆杀戮,冷酷无情;因了这份忠诚,在日本马关,他一把骨头一把泪为大清朝廷省下1亿白银,为其苟延残喘而耗尽自己最后一滴心血。然而,大厦将顷,孤木难支。大清朝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与谁对阵,更不知道自己为何一次又一次地败下阵来。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欧工业文明就在那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较量着,在血与火中激烈地碰撞着,碰撞着,正在唤醒着他脚下沉睡的土地。
那是一个时空错乱的历史环境,李鸿章肩负不了扭转乾坤的责任。他读的是四书五经,走的是“学而优则仕”之路,干的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之事,至于其他的,他想不到似乎也不愿想!时代的局限性、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同样一览无遗。他一直徘徊在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他从头到尾都在装饰大清王朝昨日的残梦。当然,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他的心血并没有被历史风干,工厂、铁路、学堂……都还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他对生的每个片段的积极追求,才推动了这个民族前进的脚步!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李鸿章以《辛丑条约》草草收场了他凄怆的历史戏份。管它悲恨满天满地,不如意不如归去。他死得慌乱,根本无从安详地回照于他的生。
标签:
丁汝昌甲午战争北洋舰队李鸿章 |
分类: 随笔——花与沙 |
好不好都已成他暮他朝
——漫谈丁汝昌之死
http://s6/mw690/0022UKRVzy6H97ZiWPz85&690
丁汝昌,他的生,微乎其微;他的死,引人注目!若不是那场甲午战争,丁汝昌的人生压根没看头。
人,生下来活下去。为了活着,他能跟着农民兄弟造反;为了活着,他也能跟着湘、淮之军镇压农民起义军;为了活着,在刘铭传怒其抗议“裁军节饷”而要杀他时,他照样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活命,似乎就是他唯一的信仰。而他,也确实活得很好,跟着李鸿章干,成了北洋海军提督,出访欧洲,赴朝公干,奔走东西洋数万里,再也不是当年的孤儿了。
如果没有甲午战争,他会平静地活到老,寿终正寝,不白活一回!但是没有如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他的人生在刘公岛结束。
求生是人的本能,面对死亡时,挣扎是再自然不过了。刘公岛上,丁汝昌又一次面对生死抉择,他还能一如既往地选择生吗?没有,这一次他选择了死亡。
丁汝昌死在了刘公岛上,却活在了历史中,死亡升华了他平淡无奇的人生。不过,一旦历史的镜头对准了他,他也就被卷入历史悬涡中,其一举一动都要接受历史的盘问——丁汝昌究竟是降还是未降?
丁汝昌是人,有人爱就有人恨。有人说他性情温和、任事勤勉、作战勇敢,身陷绝地之时指挥镇定,严辞拒绝伊东祐亨的诱降,最后服毒自尽以谢国人,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悲壮苍凉的一幕,甚至还将其列入历代名将之榜;也有人说他无才无德、性情浮华、宿娼聚赌,甲午之战时,畏敌避战,指挥无方,不听正确的电谕和意见,贻误战机,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后又与日军商谈投降,自知罪责重大,只能以死卸责,以免家族遭到诛罚。爱国诗人黄遵宪直接指责他:已降复死死为谁?
还是那个丁汝昌,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那场战争距离今时已是两个甲子的光阴,后来人无从知晓其中的真相。回放他的人生镜头,显然两种说法也都不足以全信。丁汝昌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这场意义甚大的民族战争,因为他处在特殊的位置之上,而被历史关注了。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读书不多,为了活命,他先是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军,后又在安庆跟着程学启投靠湘军,俩人一起攻占安庆,致使太平军守将叶芸莱以下1.6万人全部战死,后又隶属淮军,剿杀捻军,这一路走来他也只是在陆地上打过几次仗,且并未见其有任何可以让他雄踞“名将”之榜单的战绩,而就其如此之才德,却被李鸿章委以重任,统帅那支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海军,于丁汝昌显然是难当大任,力不从心。至于他的死,是殉国亦或是以死卸责,都不足为奇,没了希望,人是活不下去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行了断,人有时是很软弱的。自古以来,兵败自杀的将帅大有人在,岂止是他丁汝昌一人?守土靖国,兵者分内之事。何需为其之死冠以“最悲壮苍凉”之名?生命面前,没有尊卑。在那场战争中,多少中国士兵尸沉大海,江山脊梁刚劲有致,且悲且壮!
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责任,丁汝昌有责任,李鸿章有责任,大清朝廷有责任,当时的所有中国人都有责任!战败,就得赔款,钱哪来?当然是搜刮百姓了。兵,是百姓养,战败后的烂摊子,还得百姓们来收拾。
从甲午战争打响那一刻起,丁汝昌就不再只是他自己,他是中国北洋海军提督,不再是为自己活命而战,是为中国而战,结果是船没人亡,他难辞其咎。尤其是困守威海卫港内坐以待毙,直接成了瓮中之鳖,这显然有失军人血气,或多或少源于他的平凡普通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丁汝昌应该还没有胆量去向伊东祐亨投降,将北洋舰队拱手出让吧?当然,关于他死亡背后的真相,时间会给出一个答案来。所谓清者自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情易了,事难了 旧愁新烦谁明了
镜中瞧,泪雨飘 不见故人对我笑
冷或暖,讽与嘲 几人惆怅几逍遥
千般苦,百般绕 命运总是太潦草
心无愧疚好弄潮 哪怕望尘望不到
频频遇惊涛 赶也赶不掉
再糟糕也微不足道 心无愧疚才重要
就算是是非颠倒
俗世浪滔滔 爱恨谁知道
好不好都已成他暮他朝
标签:
田园牧歌号角声稻花陇亩耒耜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那本将要失传的乐谱
是在回家,感觉却在旅行
风景——花枝招展
建筑——妆容精致
但还是入不了镜头
地名,村名,街名
如同我的名字,依旧
却找不到熟悉的面孔
抬头,太阳倒是还在老地方
闻不到一丝烟味,空气里
全是胭脂水粉
泥土——衣衫褴褛
所有的装饰品都不见了
(油菜花,雏菊,葡萄树……)
池塘死了,洼地瞎了
石桥、小溪被腰斩
……
传唱了千年的田园牧歌,竟在这个时代
走了音,跑了调
混凝土黯淡了月光水影
没人再来阅读陇亩沟塍
一部厚重的史书,正在被下架
亦如上古时的耒耜耕耨
成为孤本珍籍
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青瓦屋、白泥墙的《葬礼进行曲》
让耳朵颤栗
搅得在地下酣睡的人也没能一梦到底
几根白骨,一缕黑烟
复出后的亮相更糟糕
若能再听到稻花香里的蛙声
请珍藏起那本将要失传的乐谱
标签:
渡口冠冕汗珠磨难梦幻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梦幻会如云朵上升
——谨以此诗送给所有有志青年
满载朝露流霞,长河中荡漾
咖啡厅,今晚暂停的渡口
一壶普洱茶,几杯白开水
稀释着尘嚣的苦涩
尽管里面掺杂了几勺荒唐
书,音乐,扑克牌
勾兑成的饮品,竟比红酒还惬意
嘀嗒——嘀嗒——
干杯——干杯——
满屋的温暖被一饮而尽
桌椅也跟着喝彩
这一回,时间成了龙套
真相,在巷尾呻吟
不必理会,灯下
光与影在对弈,没有输家
在座的全是主角
各自与憧憬排练着对手戏
曙光,倾心黎明
沉浸于潦而不倒的漂泊,不能自拔
迷醉中
他人的冠冕,很是耀眼
岂不知,上面镶嵌的只是硕大的汗珠子
曲终,灯灭
穿过漆黑的空虚
彩蝶纷飞的梦幻会如云朵上升
不过,得先坐下来
与磨难进行谈判
——2013年01月01 日
标签:
谁在面朝大海纪念诗人海子专题系列一诗歌原创情感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谁在面朝大海
——谨以此诗缅怀诗人海子(今天是海子逝世23周年纪念日)
夕阳西下
山海关妄自高大
谁不知道三百年前
一个女子早已摧毁了他的自信
就只会招摇他的旗幡——
天下第一关
就是三百年后
还只会观望 有幸作为一个目击者
见证了一场震慑世人的交通事故
今天 我隐约明白
当年那一场事故其实是一场较量
纯净与污浊的较量
炽热与冰冷的较量
就在铁与血碰撞的瞬间 一个最纯净的灵魂
也在瞬间熔铸 熔铸
好似凤凰浴火
不过 我流泪了
边关 铁轨 鲜血 头颅
谁将这份被撕裂的美丽
馈赠给阳春三月 让人不敢触碰
我更不愿意
如庞贝古城那样 成为永恒的模具
嵌进后来者的心中
好就好在 还有一首圣洁的诗
如风拂发 所以
我把眼泪擦干 把绝望粉碎
直面淋漓的鲜血
在野百合的芳香中
聆听灵魂深处的歌谣
当下正是春暖花开
谁在面朝大海
附注:我不认识海子。
初中时无意间捡到一张旧报纸,看到一篇关于海子及其死亡的文章,便知道有个叫海子的诗人。
之后读他的诗,或许他是太想爱了,爱得绝望了!
我们这世间不好,真的不好!到处是假、丑、恶,越是这样,就越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找回
真、善、美!所以,大家好好活着,努力活着,奉献点滴真爱!
每个人都点一支蜡烛,那就是一大片光明!
标签:
你望云他望我诗歌原创影响博文文化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http://s1/bmiddle/6fc77de7tb64f95931f00&690
http://s11/bmiddle/6fc77de7tb64f8d494f9a&690
你望云,他望我
——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
你有一丝发——
在我袖上
我有一朵花——
在他心上
你在眼前
他在天边
你望云
他望我
(有些人就在身边,却就是走不到心的中央;有些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心心相印,总有说不尽的话!)
标签:
生命也不过如此诗歌影像博文摄影图片原创文化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生命也不过如此!
http://s12/bmiddle/6fc77de7tb627e00cec3b&690
http://s3/bmiddle/6fc77de7tb627e4805372&690
http://s12/bmiddle/6fc77de7tb627e5e15f0b&690
http://s3/bmiddle/6fc77de7tb627e7d727e2&690
花儿点缀着枯枝
想寻觅一个——
可交托全部的人
鸟儿飞走了
风儿也只管跳着自个的舞
暮然一看——
落英,流水
生命也不过如此!
标签:
听潺潺流水诗歌影像博文摄影图片原创文化 |
分类: 诗歌——黑眼睛 |
听潺潺流水
http://s9/bmiddle/6fc77de7tb627b8b16ba8&690
http://s16/bmiddle/6fc77de7tb627ba101a9f&690
料峭的天风,
吹乱了我的头发
不过,
镜中的我——
依然昂首挺胸
那就接着——
听潺潺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