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健康

比辛,一种被称为“全天然的保鲜剂”的杀菌剂,一经发现就引来巨大关注。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化学防腐剂”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健康危害者”,那么“全天然的保鲜剂”就真的好吗?比辛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能终结化学防腐剂吗?

http://img1.guokr.com/gkimage/xs/68/7g/xs687g.png

很多食品不进行防腐就无法长时间保存。但对于那些追求“纯天然”的人来说,“防腐剂”就意味着“有害”,而“化学防腐剂”更是“恶贯满盈”。于是, “天然防腐剂”就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只要宣称“不含防腐剂”,就可以卖出很好的价钱来。最近发现的 “比辛(bisin)”,被称为“全天然的保鲜剂”,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巨大关注。

比辛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特殊在哪里?真的能终结“化学防腐剂”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细菌说起。

细菌与杀菌剂:魔与道的斗争

细菌在自然界中几乎无所不在。好在多数细菌与人类相安无事。哪怕是呆在人类的胃肠中,也基本上是“低调做菌”,让绝大多数人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不过,细菌中总有些恐怖分子抱着“不能名垂青史,也要

(2011-07-16 2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健康

“我不喜欢鱼腥味。”在《武侠》里,丹哥如是说。其实,腥的不只是鱼鳔避孕套,套里装载的液体也有可能是腥的哦。 不过,如同炒菜时可以通过调料去掉腥味,重口味的饕餮之徒也有办法通过其他食材的搭配,让精液也变成夏日的清爽饮料。

http://img1.guokr.com/gkimage/fv/yj/od/fvyjod.png

精液什么味道?有人说甜、有人说咸还有人说腥。梨子的味道要尝过才知道,精液也得这样。要真有心一试的话,不妨将精液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照着我们的食谱来做各种清凉爽口又营养的夏日饮品吧。

没错,本文的主题就是教你如何用精液制作夏日饮品!不过,本文中这份“精液饮料制作手册”不是我们的原创。这是褔蒂(Fotie Photenhauer)在2008年推出了一本“精液菜谱”(Natural Harvest - A Collection of Semen-Based Recipes)。菜谱中详细地记录了各种配有精液的食物,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制作方法。

http://img1.guokr.com/gkimage/l6/pr/kq/l6prkq.png

福蒂出版的菜谱的封面,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食欲呢?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

美国电影《决胜 21 点》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数学教授带领着几个学生来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城里,依靠快速计算牌点的能力,结合自创暗号互通信息的方式,大赢了一笔钱。利用数学知识真能决胜 21 点吗?让我们来看看死理性派是怎么说的。

http://www.guokr.com/gkimage/z6/ru/p3/z6rup3.png

看完了之前的几篇文章,你也许会问,如果想在赌场里赢钱,数学就真的帮不上任何忙了吗?也不全是。赌场里还有一些规则比较复杂的“高级”游戏,数学 知识是可以有一些作为的。扑克牌类的游戏中还有一个名为 21 点的,在赌场里玩 21 点的玩家大多西装革履,出手的筹码金额也动辄上千上万。

美国电影《决胜 21 点》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数学教授就带领着几个学生来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城里,依靠快速计算牌点的能力,结合自创暗号互通信息的方式,在未被发现时,大赢了一笔钱。利用数学知识真能决胜 21 点吗?让我们来看看死理性派是怎么说的。

21 点的规则

在玩 21 点时,站在圆弧桌子后面的荷官会一轮一轮向各位玩家手里发牌,每个人需要计算手里的几张牌点数加到一起是多少(J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

日剧叫做《欺诈游戏》里有个很特别的少数决游戏,这个游戏其实也是个博弈游戏,并且这是一个有必胜法的游戏。

http://img1.guokr.com/gkimage/jp/vb/bz/jpvbbz.png

前几天有网友推荐我看一部日剧叫做《欺诈游戏》,据说里面的高智商较量非常强大。最近这几天我看了前面几集,感觉和之前看过的一些推理日剧一样—— 剧情相当精彩,可惜拍得很烂。或许是不习惯日剧本身的画面风格吧。从第三集起,剧集进入了欺诈游戏第二场比赛之少数决游戏,有一段剧情相当科学。

欺诈游戏的第二场共有22人参加。这22个人集中在一个阴森的大厅里,参加一个叫做“少数决”的游戏。游戏规则很有意思:主办方随机抽取一个人到台上来,向众人问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比如“你信春哥吗”。每个人手里都会得到两张选票,两张选票上都印有自己的名字,但其中一张纸上印有“YES”,另一张纸上印有“NO”。游戏者们有6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考虑,并要在时间结束前将自己的选择投入投票箱。时间结束后,主办方进行唱票,并规定票数较少的那一方取胜,多数派将全部被淘汰。获胜的选手将进行

(2011-04-06 14:53)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济
要点


• 为什么即使从一个人的经济世界出发,也能阐明经济学的概念与范畴。
• 储蓄与投资的重要性。
• 经济学家如何解释个人选择。

介绍
    我们简单的界定人类行为有目的,就足以引发很多深刻的见解,帮助我们解释现代市场经济是 如何运作的。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全面展开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恐怕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使用货币交易的市场经济才是一本经济学书应该讨论的主题。不过, 在迫不及待的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在基础部分的最后一课中概述一些基本的经济事实,这些事实甚至适用于荒芜人烟的小岛上一个人独处的情况。即使在这种被严 格限制的简单情况下,我们也能得出数量惊人的结论。

  多年以来,许多批评家们嘲笑所谓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此经济学以丹尼尔•笛福的著名小说中一个遭遇海难的船员命名。[注1] 。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说能用一个孤立的人来准确描述现代经济。其实,我们的意思是,在分析由亿万个人的相互协作构成的经济体系之前,应先从一个人的情况 开始分析,并明确理解激发他的动机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Geoffrey Chaucer)



从公元7世纪开始算起,到文艺复兴前夕,英语已经存在700年了。但是直到那时,它依然是民间的一种俗语,而且很不规范。乔叟(Geoffrey Chaucer)是历史上第一个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人,他对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被公认为第一个英语文学家、英语文学的开创者。

乔叟出生于1340年,担任过国王的随从。1370~1371年,他曾经去过一次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一批知识精英抛弃教会的拉丁语,开始用意大利俗语进行创作,其中代表人物是诗人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没有证据表明,乔叟见过这两个人,但是他无疑受到了影响。他最重要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模仿了薄伽丘《十日谈》的结构。

《坎特伯雷故事集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
昨天写到,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来到不列颠岛,这是英语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英语开始受到拉丁语的影响。英语原本是盎格鲁-萨克森语,属于日耳曼语的一种。拉丁语的传入是它受到的第一次文化入侵,以后这样的“侵略”还发生过两次。

从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到了9世纪中期,几乎半个英格兰都落入了维京人手里。北欧海盗的到来,使得英语受到了北欧语的强烈影响。最重大的一个变化是,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不再像其他欧洲语言那样,有着复杂的词尾变化。因为北欧语毕竟也属于日耳曼语的一种,它与英语的词干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英国人如果想同北欧人交流,只有放弃词尾变化了。另外,英语中以“sk”开头的词,大部分都来自北欧语,比如sky(天空)、skein(一团纱线)、skirt(裙子)、skill(技能)、skin(皮肤)等等。这是英语受到第二次文化入侵。

公元1000年,丹麦国王克努特继承了英国皇位,标志着丹麦人正式融入了英国社会。

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最终成功得控制了英国全国,成为威廉一世。他清洗了英国的朝廷和教会,所有重要的职位都由法国人担任,上层所有的交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

比德《英吉利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英国是一个海岛。英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外来征服者的历史;同样的,英语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外来征服者的语言。

不列颠岛上,最早是有原始人的,但是历史记载中丝毫没有提到他们。这个海岛的第一个主人,是从欧洲大陆上过去的凯尔特人,他们讲凯尔特语。公元2世纪,罗马人驻军不列颠,他们讲拉丁语。罗马人比凯尔特人文明得多,两者根本无法融合,所以那时还不存在英语。

公元5世纪,罗马人撤离不列颠,然后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登陆不列颠,他们讲盎格鲁-萨克森语,这就是现代英语的起源。英语和德语在语言学上是同源的。这就是说,英语是在公元6世纪开始出现的,那时的英语被称为古英语,更接近日耳曼语。

盎格鲁-萨克森人也是蛮人,语言比较简单,不精致,只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没法传达思想感情和进行文学创作。英语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公元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决定派遣教士去不列颠岛建立教会。这一举动使得英国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它不再是欧洲大陆以外的一个蛮夷海岛,粗俗的盎格鲁-萨克森语受到精致的拉丁语的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
1984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National Bank)是美国第7大银行,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贷款银行,有21000位股东,29处外国分行。

伊利诺伊州是实行“单一银行制”的州(即不允许银行在本州内设立分行),以至大陆银行在新建银行大楼以后,必须在芝加哥市区盖一座跨越街道的天桥,连接总行的两幢大楼,以便在法律上视为同一幢建筑。

正是因为法律不允许设立分行,导致大陆银行是美国拥有最多资金联行的银行。大陆银行的大部分资金都是向其他银行拆借来的,或是通过控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再转给大陆银行。该行300亿美元存款中,有90%以上是没有存款保险的外国人存款,以及远超过10万美元保障上限的存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不对超过10万美元的存款提供保险)。1982年以后,大陆银行固定每天晚上都要拆借8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危机的起因

大陆银行深信能够以较高的利率将借来的钱贷出去,所以四处放款。在它的放款对象中,有一家叫做宝恩广场银行(Penn Square Bank)。它是后者最大的资金来源。

宝恩广场银行是开设在俄克拉荷马市一处购物中心的银行,专门承放油气钻探贷款。它的大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