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编辑手记·报道 |
标签:
文化 |
分类: 卷首语 |
——写给“最有前途的农村女性”
标签:
转载 |
标签:
文化 |
分类: 小凡信箱 |
小凡:
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文化,也没有其他手艺,只能靠卖苦力挣钱养活我们。母亲为了让我们三个子女上学,倾其所有来供养。当时,母亲不顾面子,去邻里借钱让我们上学,为的就是让我们将来成为有出息、有本事的人。现在我们虽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但在村里人眼里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说起来母亲总是感到很欣慰很满足。
尽管儿女们都长大了,可家里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好。父母都是60多岁的人了,出于生计,家里又于前几年承包了几十亩果园,儿女们都在外工作,只有休息才能回家帮忙,繁重的体力活儿全部压在了父母身上。可能是太累了,父亲的脾气由以前的坏变得更坏了。家里农活儿多,母亲又要为弟弟看小孩子,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骑车到3里外的果园劳动,等孩子醒了再回家帮忙照看。母亲性子急,看着父亲干活像老牛一样慢吞吞地,免不了气得骂父亲。父亲干活儿慢,骂人急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多人都不喜欢他,甚至母亲花钱请来帮忙干活的人他都会把人气走,更不要说身边的人了。
标签:
文化 |
分类: 阅读·健康 |
开栏语:静谧的乡村夜晚,总有一盏灯在亮着;难耐的寒冬酷暑,总有一支笔在挥舞着。她,就是我们的妈妈、姐妹,或者女儿;她,更是我们身边的乡村女作家。她们用自己智慧的头脑、活跃的思维、细腻的情感、优美的笔触低吟浅唱,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优美的左邻右舍曲,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乡村女作家”栏目,旨在通过这个栏目,为写作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风采和才华的平台。
文/王海芬
去年四月份,收到杂志社的邀请函,要去北京参加为期三天的通讯员培训,一时间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写作一直是我的梦想,能与杂志社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对一名乡村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欢喜之余又暗自思忖这件事该如何取得丈夫的支持。毕竟是在农村,一个多年未出过远门的农妇,要在农忙之际,独自一个人出门,为的是圆文字梦,这大概是一般乡下人难以理解的。再说培训返程那天正好赶上堂弟结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