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丰乐围志梅州客家围龙屋 |
分类: 丰乐围志 |
丰乐围祖堂(上厅)神龛上方,挂着一块木匾,上书“悦裕祖德”四个大字。书写者是书法家王燕芳先生(现已九十高龄),兴宁市新陂镇人,书于1994年冬。
“悦裕祖德'四个字,我认为是有深刻含义的。 祖德,祖宗的功德; 悦裕祖德,是指悦槐公、裕槐公祖宗的功德。人们常说的“祖德流芳',意思是祖宗的圣德百世流芳。这包含着对祖宗高尚德行的炫耀,也包含着对自己和后世的鞭策。
钟族提龄系十五世祖悦槐公,早年逝世,祖妣张氏; 十五世祖裕槐公,祖妣黄氏。二百年前,张祖妣和裕槐公同心同德,创建富丽堂皇的丰乐围大围龙屋,为子孙后代留下安居乐业之地。张祖妣和裕槐公,一生乐施好捐,捐资修桥修路修庙,出钱出粮赈灾救灾,造福乡民,功德无量,福荫后人。 诚观祖公祖婆之祖德,若非大福大德大善之人不能做到。后辈人应该感念,承蒙祖
标签:
文化梅州兴宁育儿旅游 |
分类: 岗背风物 |
游走兴宁岗背
了解历史风景
【第十二站】伟泓教育基地
兴宁市伟泓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是由广东伟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办。基地位于兴宁市黄陂镇振光村(原宁江水泥厂),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300亩,总建筑面积约43000多平方米。
兴宁教育基地采用广东“伟鸿教育”先进管理模式运营;基地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设施日臻完善、管理科学规范,是梅州市首家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兴宁教育基地由广东伟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有办公
标签:
杂谈文化旅游历史 |
分类: 岗背风物 |
游走兴宁岗背
了解历史美景
[第八站]刘开七公墓
刘开七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生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正月十九日,卒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七月十五日。享年32岁。官至潮州都统制。生一子刘广传,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年正月二十日(但兴宁刘氏族谱中记载其1315年登进士),1277年阵亡。 宋朝末年,刘氏第146世祖开七公官授广东潮州都统制,率兵至兴宁岗背平黄彦章之乱,殁于营,葬于岗背黄峰嶂,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共尊刘开七为由闽入粤始祖)。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在任江西省瑞金知县时,令其十四房裔孙之中的部分迁回兴宁。客家刘氏经过多次辗转迁徙,从兴宁再次分迁珠江三角洲、粤东、粤北、港台及马来半岛等世界各地,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形成了客家刘氏支派。
客家刘氏肇基祖开七公墓,在广东
标签:
杂谈文化旅游历史 |
分类: 岗背风物 |
游走兴宁岗背
了解历史美景
【第六站】刘氏总祠(汉文化基地)
刘氏开七公派状元及第刘氏总祠,堂号“爱敬堂”,由广东(含海南)、广西、福建、江西四省后裔集资合建,是为纪念由闽入粤始祖刘开七而兴建,是中国目前己知占地面积最大的单姓宗祠建筑物。刘氏总祠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始建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岁(1700年),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黄陂镇岗背榕树村,总占地面积246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680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堂二行一围龙110多个房间,上厅设“爱敬堂”供奉历代始祖的灵位牌,厅内有24条柱(喻意汉朝二十四帝),大门口有宽敞的大门坪,门坪下有半月形约一亩多大面积池塘。
刘氏总祠大量借鉴潮汕建筑工艺,以装饰精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 |
分类: 岗背风物 |
让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欣赏欣赏家乡的美景,了解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体验不一样的岗背风土风情!
岗背龙逗坑坑口往北坑塘方面前行约500米,有座奇异的高山。远远望去,山上的岩石,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瓦鹰(雄鹰)。人们把这座山称为“瓦鹰山”,那岩石称为“瓦鹰石”。
标签:
杂谈 |
分类: 岗背风物 |
岗背八景, 你知多少?
(一)蚌湖映月
兴宁县志载:齐昌府时,兴宁曾选古八景,其八景之首为蚌湖秋月。蚌湖映月位于今黄陂镇岗背土墩村黄彦嶂下。
传说黄彦嶂山下,湖溪河边,水缓之处有一大湖,田畴沃野,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湖中有老蚌大数尺,夜晚吐毫光,甚为壮观。 每当一轮明月升起映入湖面时,水静静流淌,清辉满湖,光影婆娑,仿佛整个宇宙都溶解在一片银色中。当皎月当空照在大湖上,平静清莹就像银盘一盏,湖面倒挂着明月山色,轻雾朦胧,若隐若现,恍如仙境。更值得期待的是“溶月”美景,月亮与水面倒影便形成“圆月”美景,飘渺的雾气澄澈湖面上的倒影让人如入画中。
现因修建合水水库影响而失往日英姿,然至今月光影绰,仍风韵犹存!
标签:
梅州兴宁 |
分类: 客家围龙屋 |
文化价值
标签:
客家客家民居围龙屋客家围屋龙岩 |
分类: 客家围龙屋 |
标签:
客家围龙屋客家民居围龙屋起源梅州 |
分类: 客家围龙屋 |
标签:
客家客家民居旅游梅州兴宁围龙屋 |
分类: 客家围龙屋 |
客家围龙屋(一)概述
http://s14/mw690/6c94518cga5fd5f53eb1d&690
http://s5/mw690/6c94518cga5fd5f32cca4&690
围龙屋又称为围垄屋、客家围,是传统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大样式之一。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广东地区即遍布于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关,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客家围代表有蔡蒙吉故居、东升围、鹤湖新居、满堂客家大围、茂盛世居、大万世居、南华又庐、观澜版画村、田丰世居、龙田世居 、贵湖塘老围 、原膴隆基、洪围、玉田世居、崇林世居、南阳世居、碧滟楼、苏家围、四角楼、新乔世居、丰田世居、仁厚温公祠、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