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山檀檀香线香香品鉴定 |
分类: 散文杂谈 |
分类: 沉香与奇楠 |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M4Mzc4Mw==&mid=208191363&idx=1&sn=8ca470e998f06fdd8e1752ff80003f7b#rd
原文作者:善馨
心传香堂原创系列讲座——《香乘》讲堂,作者系上海奇楠文化促进中心副会长善馨女士。请尊重知识产权,未经作者授权,谢绝转载!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是一位大文学家,兄弟二人同朝为官,而且都特别的喜爱沉香。二人虽为文坛泰斗,其仕途却并不平坦,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兄弟二人连年被贬官,境遇颇为坎坷。当苏辙六十岁生日时,身处现在的广东,哥哥苏轼在海南为官——在当时,这两个地方可以算是荒蛮之地了。虽然老怀壮志,却抵不过命运多舛,兄弟俩时常互通书信,相互砥砺慰藉。
这首赫赫有名的《沉香山子赋》便是哥哥为弟弟六十大寿而作,祝寿贺礼除了这篇赋,自然少不了一尊产自海南的沉香啦!所谓“沉香山子”乃是沉香的天然造型酷似假山,故而称之为沉香山子。
全赋最著名的四句莫过于“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堪称描绘极品沉水级沉香的金句,举世无双。
下面就讲一讲这篇《沉香山子赋》的内容。这篇小文你去网上搜,原文有很多条搜索,可是译文一条也找不到!为什么,不仅因为苏轼老人家用词艰涩难明,还因为他讲得不是我们常见的文学主题,而是香,还融入了佛理。其实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断代,古代中国人写的普通话,现代中国人读不懂。没法子,我们只好尝试着去理解他,去体会他的原意。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祼,以脂萧为焚,以椒为涂,以蕙为熏。古人以芸、兰为香料,用郁鬯酿香酒祭祀,用脂萧焚烧祭祀,把椒的汁液当香水涂抹在身上,拿蕙来熏衣物。杜蘅带屈,菖蒲荐文。杜衡和菖蒲使用过量会导致中毒。麝多忌而本膻,苏合若香而实荤。麝香有很多忌讳,它的本味腥膻;苏合香貌似香料,其实质属荤,用多了却能使人乱性。
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每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苏轼的佛学修养颇高,所以在文章中多次用到了佛学的理念,而非日常生活所指。苏轼很谦虚,自嘲智慧不足,被“色,声,香,味,触,法”所牵绊,尘根未尽,灵台未至清明。本来希望借由这些香来通达修行的境界,然而品闻了这些香料却导致心性偏颇,往严重里讲就是有点走火入魔,不能扶正乃至提升自己的佛学修为,徒然劳烦了鼻子而已。
独沉水为近正,可以配薝卜而并云。唯独沉香,与众不同,达到了近似引入正途的作用,可以把沉香与郁金香调和,用于辅助修行。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海南产的沉香与其他香料都不同,超然不群,它的质地不仅像金子一样坚硬,而且像美玉一样油润,它的外形坚毅嶙峋,富有灵气,仿佛鹤骨龙筋。沉水级的沉香,内部油脂满溢,所以分量十足,放在掌内沉甸甸的。其实这一段既是描写沉香的美德,更是比喻君子的德性,苏轼借着赞美沉香来砥砺自己的弟弟,做一位品行坚定、精神超然的君子士大夫。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而越南的土沉沉香呢,则适宜烧火做做饭、熏熏蚊虫而已。其实越南的土沉沉香是不是真的像苏轼描述的这样“不堪重用”呢?当然不是啦,举个例子,越南最著名的熟结沉香——富森红土,就符合苏轼描述的“占城之枯朽”,如今一克富森红土价值数千人民币,若拿来烧饭熏蚊虫也着实是大手笔呦。
宛彼小山,巉然可欣。接下来,苏轼开始描绘自己送给弟弟的这一座海南沉香山子——看起来好像一座小假山,天然造型崎岖险峻,玩味起来颇有趣味。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仿佛华山倚天而立,又像孤峰直插云间。
往寿子之生朝,以写我之老勤。子方面壁以终日,岂亦归田而自耘。今天是你六十大寿的好日子,我写了这篇小文给你庆贺。弟弟啊,你每天以面壁读书来度日,寂寞不寂寞呀,不如像哥哥我这样耕田种地,也能自得其乐呦。这一段其实是苏轼以幽默调侃的语气鼓励弟弟,不要消沉,想想还有老哥和你一起(被贬官到这穷山恶水)呢。幸置此于几席,养幽芳于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你天天读书也难免无聊,幸亏有我送给你的这尊沉香山子,你把它放置在床头的小桌上,让它的幽香浸染你的床铺桌案,绵延不绝。盖非独以饮东坡之寿,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弟弟啊,你过生日,老哥我这海南老头子也没啥好东西送给你,一点薄礼代表哥哥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黎人”是苏轼以自嘲的口吻讲自己,苏轼比弟弟苏辙大三岁,当时苏轼以六十三岁的高领孤身居住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偏僻之岛,并未颓废丧气,反而怡然自得,开着自己的玩笑,鼓励弟弟享受精神生活,保持君子的品行,追求超然的境界,不得不揣测,这里面大约也有沉香的一份功劳呦!
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
苏轼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祼,以脂萧为焚,以椒为涂,以蕙为熏。杜蘅带屈,菖蒲荐文。麝多忌而本膻,苏合若香而实荤。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每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独沉水为近正,可以配薝卜而并云。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宛彼小山,巉然可欣。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往寿子之生朝,以写我之老勤。子方面壁以终日,岂亦归田而自耘。幸置此于几席,养幽芳于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盖非独以饮东坡之寿,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