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化石阳泉腕足太原组网格长身贝 |
分类: 自然笔记 |
太原组海百合灰岩中也有极多的贝壳。今天的贝壳一般都是双壳类。但是在古生代的贝壳类却以腕足动物为主,他们的两个壳是不对称的,分为背腹。腕足动物可以密集到形成所谓的“腕足灰岩”。比如我们在阳泉看到的:
http://s1/mw690/001YlP0kzy7oWh6UIlGf0&690
有的似乎是很好的原地埋藏,比如白志君看见这个不小的腕足的一圈刺都完整地露出来,贝壳本身却隐藏在石头里。他很想下次来把这个原生态的标本完整地挖回去。
http://s8/mw690/001YlP0kzy7oWh7pCbd57&690
而下面这个腕足的一根长刺还连在壳体上。
标签:
化石阳泉太原组海百合古生物 |
分类: 自然笔记 |
终于跟着白志君来到了太原组的海相灰岩。
路上看见这个红泥逐渐干涸形成的岩石图案。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废弃矿场土地。
http://s15/mw690/001YlP0kzy7owmje5wGfe&690
http://s10/bmiddle/001YlP0kzy7ov5TA3c569&690
但是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却是一片生机无限的浅海,海洋生物的繁盛超出现代人的想象。无论是侧面还是顶面看
标签:
阳泉化石二叠纪山西组地质 |
分类: 自然笔记 |
标签:
化石西山古植物栉羊齿二叠纪 |
分类: 自然笔记 |
标签:
古生物化石西山枝脉蕨紫萁 |
分类: 自然笔记 |
标签:
西山灰峪轮叶古植物化石 |
分类: 自然笔记 |
标签:
化石白垩纪叶肢介西山古生物 |
分类: 自然笔记 |
标签:
地质古生代古植物化石楔叶 |
分类: 自然笔记 |
第二次去灰峪的时候,根据村里供销社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的提示, 在上一采集地点的路对面,也就是西坡,
也是地质古生物师生常去的实习地点。 这个地方露头的坡很低,没有安全问题,可以轻易的取出新的页岩, 很适合普通人。但是似乎黄铁矿的交代不是很强, 化石颜色对比不强。
http://s15/mw690/001YlP0kzy6PDLAVvZQ4e&690
我在这里找到一个较好的楔叶化石。这是一种在地表匍匐或者攀援的藤本植物, 她和芦木以及
现在木贼都是有茎节的,但是关系没有那么近。 她六片叶子分成三对。
标签:
化石古植物古生代二叠纪地质 |
分类: 自然笔记 |
第二周我终于来到了著名的化石点西山门头沟军庄镇的灰峪,
在当地热情的居民帮助指点下,找到了一个地和古生物师生实习的地点。就是这个照片中间, 蓝铁皮屋顶上面。
发现这个点的好处是黄铁矿化比较充分,化石的颜色很鲜明。植物碎片化石很多,随处可见。坏处是表面已经被敲得七七八八的碎石。不太容易接近里面的新石头。而且坡面很小很陡。
http://s9/mw690/001YlP0kzy6PCncv4vKa8&690
我在这个点刚好看见一个已经自然分解的羊齿植物化石。专家说她的小叶和茎以小柄相连。应该是脉羊齿。http://s1/mw690/001YlP0kzy6PCnzqr5u40&690
又根据专家的意见, 用低角度平射光照明, 凸显叶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