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ibetanbear
tibetanbea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4
  • 关注人气: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化石

阳泉

腕足

太原组

网格长身贝

分类: 自然笔记

太原组海百合灰岩中也有极多的贝壳。今天的贝壳一般都是双壳类。但是在古生代的贝壳类却以腕足动物为主,他们的两个壳是不对称的,分为背腹。腕足动物可以密集到形成所谓的“腕足灰岩”。比如我们在阳泉看到的:

http://s1/mw690/001YlP0kzy7oWh6UIlGf0&690

有的似乎是很好的原地埋藏,比如白志君看见这个不小的腕足的一圈刺都完整地露出来,贝壳本身却隐藏在石头里。他很想下次来把这个原生态的标本完整地挖回去。
http://s8/mw690/001YlP0kzy7oWh7pCbd57&690
而下面这个腕足的一根长刺还连在壳体上。

标签:

化石

阳泉

太原组

海百合

古生物

分类: 自然笔记

终于跟着白志君来到了太原组的海相灰岩。

路上看见这个红泥逐渐干涸形成的岩石图案。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废弃矿场土地。

http://s15/mw690/001YlP0kzy7owmje5wGfe&690



http://s10/bmiddle/001YlP0kzy7ov5TA3c569&690

但是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却是一片生机无限的浅海,海洋生物的繁盛超出现代人的想象。无论是侧面还是顶面看

标签:

阳泉

化石

二叠纪

山西组

地质

分类: 自然笔记
2018年国庆, 出发去阳泉拜访化石爱好者中很有名气的白志君。
按照他的推荐,自己先去了宾馆后面的山上看看山西组的地层。
所到之处,只见到层状的白色沙岩和黑色泥岩互层。这些泥岩有的碳质含量很高,有的时候就是煤,直接以白色沙岩为顶板。泥岩中常见铁质结核.
http://s2/mw690/001YlP0kzy7ogpqPZTz51&690

泥岩中有常见的化石,比如小枝(也可能是根),

科达(和
标签:

化石

西山

古植物

栉羊齿

二叠纪

分类: 自然笔记
前一段时间一位热心化石的朋友在西山门头沟某处看到一片废弃的采石场,并在悬崖底部找到不少颜色比较好看的蕨类植物化石,并带领我去了两次。
第一次去是在采石开出的悬崖下面,化石随处可见,都是浅色酥松泥岩内很小的蕨叶化石,限于“末次羽片”(ultimate pinnae), 不过颜色比较好看,红,蓝,黑都有。但是其出处层位确成为一个谜。因为在能检查高度的峭壁上,有泥岩,砂岩层,却找不到任何出化石的层位。我们只好从峭壁的一侧爬上山去,检查峭壁靠山顶的层位,终于找到了一个化石很多的层,和峭壁底下地岩性、化石都一致。下面右边这个图最地下的白色泥岩层,就是化石极多的层位,图右端就是悬崖峭壁。左图中手指处就是露出的蕨叶化石。因为是朋友发现的地方,我无权擅自透露具体位置,也就不方便贴出更多的场点照片。


http://s6/mw690/001YlP0kzy6UPwhQBEx95&690

俗务繁忙,第二次去是两个月之后,所幸场点还在(另贴九龙山那个点,已经被采石活动完全摧毁)。又采集了一些,但是并无新的种类。地质图
标签:

古生物

化石

西山

枝脉蕨

紫萁

分类: 自然笔记
北京西山门头沟九龙山(就在九龙山驾校上面)是化石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是所谓窑坡组的命名点。这里出露的地层据说是早侏罗纪至中侏罗世的,最早大约1.8亿年前左右。不过上面这个链接中照片的露头,已经很难找到好的化石了。而且危险。倒是旁边的东方龙泉装饰砖公司开采页岩砖的作业面,有大量的新鲜岩石,可以方便地寻找。如果不去,很快就被粉碎之后做砖了。用页岩做砖,可以保护耕地,也是很流行的。不过投资之前要先钻探一下,看看页岩有多厚。下面左边图里这个就是钻探出来的岩芯被砸开后的表面,可以看到一些植物化石。
http://s7/bmiddle/001YlP0kzy6SxZbCnbM56&690
页岩一般是浅水动力低的静环境沉积。上面右边的图中有明显的细腻的浅绿色泥页岩和白色的粗砂岩。白色粗砂岩对应水动力强的环境,比如河流相。我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组,
标签:

西山

灰峪

轮叶

古植物

化石

分类: 自然笔记
还是在灰峪的山西组,满地是芦木化石的地方。同样也有很多轮叶的化石。 虽然不如芦木多,但是也很
容易找。那些包含很多树叶化石的石块,外观很明显。 主要的问题是敲开后, 轮叶很多都是层叠在一起, 不容易找到很漂亮的。
http://s5/mw690/001YlP0kzy6RVE8RkGw34&690

http://s13/mw690/001YlP0kzy6RVE9dXJ2bc&690

http://s10/bmiddle
标签:

化石

白垩纪

叶肢介

西山

古生物

分类: 自然笔记
在丰台区的大灰厂,有一个很知名的化石点,地层是白垩纪早期(1.2亿年前),出产著名的热河生物群湿地湖泊相的代表性动物组合:戴氏狼鳍鱼,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和所谓的三尾拟蜉蝣。最近我跟随三位资深化石爱好者探索了一下这个化石点。
这是一个起伏平缓的坡地,最近被用作装甲部队的试验场。 在离化石点不远的地方,随便看看路边土里出露的岩石,还是典型的玄武岩。再往前走,薄薄的土层下面,都是层理极好的页岩,有的几乎像纸一样薄。其中最多的化石就是东方叶肢介。
http://s3/bmiddle/001YlP0kzy6QoeBXw5472&690

叶肢介化石看上去像是贝壳,实际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他们的壳不是碳酸钙,而是几丁质的。演变存活到今天的介甲类不多,常见的名字叫蚌虫或者蚌壳虫。是一种生活周期很短,生活在水坑稻田的小生物。在没有鱼类等天敌的地方可以迅速繁殖,水坑干了就都死掉,留下大量耐干旱的卵,等待再次繁殖的机会。 我们发现叶肢
标签:

地质

古生代

古植物

化石

楔叶

分类: 自然笔记

第二次去灰峪的时候,根据村里供销社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的提示, 在上一采集地点的路对面,也就是西坡,

也是地质古生物师生常去的实习地点。 这个地方露头的坡很低,没有安全问题,可以轻易的取出新的页岩, 很适合普通人。但是似乎黄铁矿的交代不是很强, 化石颜色对比不强。

http://s15/mw690/001YlP0kzy6PDLAVvZQ4e&690
我在这里找到一个较好的楔叶化石。这是一种在地表匍匐或者攀援的藤本植物, 她和芦木以及

现在木贼都是有茎节的,但是关系没有那么近。 她六片叶子分成三对。

 http:/

标签:

化石

古植物

古生代

二叠纪

地质

分类: 自然笔记

第二周我终于来到了著名的化石点西山门头沟军庄镇的灰峪, 在当地热情的居民帮助指点下,找到了一个地和古生物师生实习的地点。就是这个照片中间, 蓝铁皮屋顶上面。 发现这个点的好处是黄铁矿化比较充分,化石的颜色很鲜明。植物碎片化石很多,随处可见。坏处是表面已经被敲得七七八八的碎石。不太容易接近里面的新石头。而且坡面很小很陡。
http://s9/mw690/001YlP0kzy6PCncv4vKa8&690

我在这个点刚好看见一个已经自然分解的羊齿植物化石。专家说她的小叶和茎以小柄相连。应该是脉羊齿。http://s1/mw690/001YlP0kzy6PCnzqr5u40&690

又根据专家的意见, 用低角度平射光照明, 凸显叶脉结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