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良贾
良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2-03-27 15:24)
标签:

杂谈

形式

动词

(2011-04-23 09:33)
标签:

杂谈

说到《诗经》的时候,孔子可是一言九鼎:“《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中两处“郑声淫”分别出自的《卫灵公篇》和《阳货篇》。《卫灵公篇》主要是围绕为人处事、治理国家两大方面而整理的孔子言论。孔子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于是孔子回答了这么一番话: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演奏就用《韶》乐,抛开郑国的音乐,远离花言巧语的小人。郑国的音乐淫乱,奸邪的小人危险。在这里孔子把“夏时”“殷辂”“周冕”“《韶》乐”看作是治国之本,而把“郑声”“佞人”则当成了治国的大忌。显然,“郑声”是相对《韶》乐而言的。相传《韶》乐是舜时代的乐曲名,歌颂舜的功业。乐曲如黄钟大吕,击石明磬,格调庄严,舒缓悠扬。(是不是有点像哀乐呀?)。《韶》是孔子崇尚的正统音乐,也是孔子认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