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这个人是我在微信读书上认识的,虽然看他的主页,并没有多少读书时长,但是因为他的名字,我还是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他叫franklin,我因为对富兰克林这个人的好感决定加了同名的他,他给我发私信,后来也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虽然没有太多实质的内容,我还是礼貌的回复,他是一个英国人,想退休后来中国定居,我对于这个远方的朋友多有好奇,加上对他一些经历的同情,就跟他分享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也说如果他以后来中国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也会鼎力相助。

我对微信读书这个平台还是挺有好感,也挺信任的,也加过一些书友,偶尔也会聊几句,觉得挺不错的,因为对平台的好感,也自然的相信平台上没有坏人,加上女人天生的同情心,让我觉得他挺可怜的,他说他是英国格拉斯哥人,母亲是中国人,他有一个女儿,母亲很早去世了,现在在阿布扎比阿联酋跨国石油公司ADNOC工作,这是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他想早点儿退休,退休后带着女儿到中国定居,想来看看他母亲生活的地方。这是他的人设。我对认识一个世界上这么遥远地方的人,有一丝好奇和幻想,也对他的经历有一些同情,加上我本身是个热心善良的人,就想万一他需

此刻,我坐在两岸咖啡的沙发里,细细写下这篇文字,我不是什么作家,我很羡慕那些作家,毛姆,JK罗琳,巴尔扎克,海明威等,坐在咖啡馆里,坐在书桌前,敲下文思泉涌的文字,写下岁月里最深刻的记忆。我只是作为普通人,记录下我平凡的生活。不过,在经历了一天过山车般繁杂细碎颠簸的情绪之后,此刻的我很平静很踏实,甚至有一点点的心情愉悦:这里是我喜欢的地方,我曾经和喜欢的人在这里吃过好多次饭,也很庆幸他经过了疫情的考验,依然存活了下来,虽然疫情过后第一次来的时候,他有一点衰败和腐朽的气息,这次来的时候,他又光洁清新了,我希望他可以存在很久很久,但是我又有一点私心,希望他不要生意太好,太吵闹,我以后要在这里多消磨时光,好好复习看书,好好考试,为我的人生加油!

   

   今天6月25日,延期许久的PMP考试终于开考了,其实报名这个考试很久了,最开始是工作需要,后来考了华为内部相关的考试,也符合要求,也就不想考这个了,但是当时跟风花了2000块钱报了一个培训班,不想考也不退款了,于是决定本着不浪费钱的原则

生活中那些阶段性的思考

每天充满热爱,用文字来思考生活,用阅读来找寻人生的答案。

阅读和写作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的窗口,一段时间不写,我的心里好像憋了一股情绪无法释放出去,书写的过程总是让我充实和平静。下面记录一下自己最近的感悟:

人生总是要有所取舍的,所谓有舍才有得,如果你渴望自由,就别想稳定;如果你想创业,赚取更多的收入,那务必要承担风险,事事操心,不能像上班那样只管自己一亩三分田,偶尔还能摸摸鱼;

永远利他,多为别人付出,长期主义,先建立信任,再成就交易,永远不要着急忙慌。

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陷入瓶颈期,那就努力好好读书吧。

隔绝让你产生焦虑和负面情绪的信息源:对你没有任何价值,还经常给你输送负面情绪的朋友,这种朋友就不要再来往了,直接拉黑吧;性格不相投不喜欢的人,就不要试图走近和交往,选择那些给你正向鼓舞和影响的人交朋友;小心警惕网上不断给你制造传递焦虑的自媒体或公众号,他

白天喝了咖啡睡不着,那就接着写完今天的日记。

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真的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和异性之间,那么多的社恐,独善其身的单身女性,这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人性都是自私自我的。我是一个很容易相信别人的理想主义者,但是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傻瓜,男士比女士要自私自我多了,经历了才知道一切都挺没意思的。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感悟呢,说说我最近的经历,我身边有认识两个男士,暂且称为A和B吧。

A是我工作中认识的,算是运动场上的球友,我们认识好多年了,但是只是见面打个招呼给个笑脸的关系,我也大致知道他的工作,至于他对我了不了解,我不太清楚。我挺喜欢他的,高高瘦瘦精神挺拔的样子,眼神灵活,经常穿干净利落的衬衫西裤,在一堆的T恤衫牛仔裤球鞋的工程师群体中是一股清流,但我们都是已婚人士,对他也仅仅是喜欢罢了,并没有更深的交集。可是我们在认识七年后,又在同一栋办公楼里遇见了,这种意外的重逢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有了多一点的接近和了解,他也因为我喜欢阅读,对我多了一点好感,后来一度走的很近。但和他的相处一直磕磕跘跘的,开始的

自1960年11月与西尔维·勒·邦见面以来,波伏瓦一直与她保持联系,偶尔也会见面。到1964年,她们的会面变得越发频繁;西尔维在弗朗索瓦丝去世期间给了波伏瓦很大的支持。波伏瓦写道,她欣赏她们之间对等互惠的关系,西尔维的智识水平很高,和波伏瓦也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波伏瓦和她有一种联系,波伏瓦越了解她,就越觉得自己像她。西尔维是个很好的聆听者,她体贴、大方、深情。波伏瓦自传的最后一卷《归根到底》(All Said and Done)就是献给西尔维的。

令人欣赏和羡慕的友谊(1)

毛姆和贝伦特.阿兰森

四百名乘客中,有一个人跟毛姆特别合得来,两人从此结下了终生的友谊。贝特伦·阿兰森(昵称“伯特”)比毛姆小三岁,出身富裕的德裔犹太家族(本姓阿伯拉姆森),在危地马拉长大和上大学,他家在当地有咖啡种植园。阿兰森有搞金融的天赋,曾是旧金山证券交易所最年轻的交易员,现在是家族投行的资深合伙人,住在一座俯瞰旧金山湾的房子里,过着高雅精致的生活。他个子很高,看起来就像是大人物;热爱高尔夫、意大利歌剧、西班牙历史和文学,这些兴趣都让他与毛姆很是投缘。尽管在社交场上显得拘谨害羞,但他其实特别势利,热衷于提高社会地位,掩盖犹太人的出身。他结婚很晚,而且一直与母亲关系亲密,家里人都知道他是同性恋。阿兰森天生崇拜英雄,没过几天就迷上了毛姆,为他的鼎鼎大名而激动,又为他的魅力学识而折服。两人一谈就是几个小时。阿兰森对毛姆的知识面和人生阅历钦佩不已,毛姆也很高兴找到一个能让他一直利用的金融专家。很快,他就把自己的投资都交给阿兰森打理,这个表现信任的姿态将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两人

每天充满热爱,用文字来思考生活,用阅读来找寻人生的答案!附上女神的照片

      距离上一篇文章发出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了,今天又提起笔来。这些天没有写日记,没有写新的文章,让人挺怀念的,怎么说呢,生活每天一如往常的琐碎,要工作要带小孩儿,要看书,要吃饭睡觉,但是静静流淌的生活里,还是需要留下一些痕迹,书写也成了一个习惯和热爱的喜好,书写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情绪、对未来的思考,每次书写都让我沉入其中,有时候进入到完全忘我的状态里,在书写的过程中,坏情绪被代谢掉了,这个世界也仿佛静止了。虽然能提供给自己的书写的时间非常有限,也没觉得这样做有多大价值,但是为了自己的热爱和投入,请让我继续书写下去吧。

      这是我喜欢的人送的笔记本电脑,我想用这个电脑好好书写下去;办公室比较吵闹,我又坐在比较中间的位置,能够静下来书写的机会非常少,今天中午就不睡觉好好完成这篇文章吧。

    5月第一周我过了一个艰难的假期,不能出行,也被喜欢的人冷战和故意惩罚,我也准备放弃他,整个假期都非常低落和不愉快,

(2022-05-05 17:46)

      

        年少时候我跟妈妈的关系挺对立挺不好的,她总是很忙碌很累,经济状况又濒临崩溃,然后唠叨不停的数落,我从她那里遗传了强硬的性格,这种性格待在一起是相冲突的,我不服从她的强制管理,所以总是想着逃的远远的。我却是很愿意跟爸爸在一起,他耐心也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直到我有了小孩儿,她来帮忙带孩子,我们生活在一起,我才慢慢的理解她,懂得她的不容易,以及她给我们的温暖的爱。 

        她出生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一个古时候重男轻女,基本不把女孩子当回事的家庭,父亲不成器,妈妈软弱无能,还有一个等待她照顾的小弟弟,她的右手还有一点儿残疾,骑自行车无法抓住把手的那种。虽然心气儿高,学习成绩好,可是家里根本没钱供她读书,连带到学校的口粮都不提供,她也只能回家,贡献一个劳动力。待到差不多可以出嫁的年龄,她就早早结了婚,原本找到我爸爸这个读书人,以为生活有些希望,无奈我爸身体总是不好,加上家族里耿

加油努力,快点写完我的前半生,然后开启我后半生的生活。自从我在博客上开了题之后,我就特别希望自己有一整块的时间,可以安安静静的整理完之前的生活,无奈生活琐碎,俗世太多,假期也不忍心不陪小朋友,总是拖来拖去,以后每周给自己一天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加油努力做到,早上就出发,呆满一整天。下面开始正题:

      空窗了一年半之后,我是2011年年底开始第三段感情生活的,那应该是我生命的谷底,我的年轻时代困苦敏感思虑多多,对自己也很厌弃,那时候感情失败,家里父亲也离开了,在一个小公司呆了两个月,后来工资也不发了,我在9月份干脆回了家,连同十一假期一起在家里过,家里也没什么指望,妈妈还没走出爸爸突然离去的悲伤,年轻的弟弟依然没有长大,在休了一个长长的假期之后,我硬着头皮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开始面对支离破碎的生活,首先面对我的生存战争。我在年底找到了新工作,也努力的相亲准备把自己嫁出去,家中母亲总是给我传递巨大的压力,好像我是仓库尾单,快要砸到手里了,虽然我的生活还是七零八碎的,在她这种心理压力之下,也不得不做出努力

个人资料
荻山舟渡
荻山舟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