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道德经

    5月31日晚,听了有复旦“哲学王子”美誉的王德峰教授的一个讲座,内容大约是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尽管是世界无烟日,王教授还是坐在讲台上悠然自得地一边点着香烟一边娓娓道来,话语幽默而有哲理。回家之后,隐约还记得几句,因此写下这篇博文做个记录。教授说,西方哲学讲究理性规范,锻炼大脑;中国哲学讲究感性生命,滋养心灵。每个中国人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儒家修养德性,道家获得自在,佛家解脱生死。

    人皆有佛性,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是平等的。

    吾心即宇宙,吾心就是天道,不离日用禅心,人生无处不是道场,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把心养得和天一样大,不媚权贵,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能够坦然自若;不轻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尊重并聆听他们的要求。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破除分别,放下小我,才能见性成佛,佛就是大我。

    烦恼即菩提。不二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落实到庸常的人民生活。

    再摘录一些网上找到的其他讲座片段: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世界上有

标签:

文化

分类: 道德经

    (此版本文字及其标点、注音不是最终版本,会随着学习深入不断修订。)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