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从唯亭站始发直达昆山花桥进而换乘上海轻轨11号线的苏州地铁11号线,于2023年6月16日~20日举行试乘活动。
吃过饭简单午休一下,见雨势渐缓,坐3号线到唯亭站换乘11号线体验新线试运营活动。以为地铁的新鲜劲已经消退,在换乘大厅却依然人潮汹涌,顺着人流进入车厢,早就人满为患,有些后悔前来凑热闹。车辆启动,100公里的时速让人的耳膜有些异样的感觉。看一下站点表,差不多也是2分钟一个站距。沿线每站停靠、只有几个站点可以出入,我选择了昆山城市广场的站点,去往地面感受一下昆山的城市风采。
今天下午,专程去苏州博物馆本馆聆听“文藤花开”党员导览讲解活动。
跟随主讲老师进入一楼常设展厅,近距离听讲瑞光塔出土佛陀舍利宝幢、虎丘云岩寺塔秘色莲花碗等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今生,短短30分钟的时间,收获相关佛教文物的知识点。导览活动结束后,还去当代艺术展、太平天国忠王府参观,满足很长时间没去本馆观展的念想。
从9016路苏博站下车,遇见同时下车的一个陌生男子,问我铁路苏州站与苏州北站的乘车区别,他打开购票软件,显示当天从苏州到太原的车票,而且没有G字开头,能确定是在苏州站上车的。
那人也是慕名特地赶来参观苏博的。
我在等候入场的空隙,看见他
在大麦网订到此趟惠民演出,还是在人民路的公文中心大剧院。一次是去看滑稽戏《苏州两公差》,一次是新四军研究会的汇报演出。近半年多工作缠身少有休息,这样的演出场所也有了驾轻熟路的笃定。
隔夜(5月26日周五)轮到值班,断黑后就开始下雨,手机上天气预报也没有明确,慢慢地雨越下越大没了停歇的意思,办公室的铁皮屋顶嘈杂的雨声盖住了音响的乐韵。
风助雨势,有住户用电跳闸,气势汹汹上门来要求维修,认为是奉命专门针对他们的行动。白天按计划分时段停电,送电时没异常,是该住家的线路或电器有问题。风雨中去住户推闸送电还是没电,她家儿子与一条狗咆哮躁急,回办公室呼叫电工顶风冒雨前来处理,原来是电表箱中漏电跳闸。一个人着急去现场帮助住户送电时,放办公桌上的手机有领导来电无人接听,回到办公室后才告知现场情况。
3月5日(星期日)儿子一家没来吃饭,我在单位回家吃饭后抽空去了一趟石湖景区。
2020年12月去斜塘亲戚家吃喜酒,也是下午坐地铁去往石湖景区,预先在手机上做了导览攻略,却因交通不便,出了地铁2号线新家桥站后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加上又是阴冷的冬天,游人不少但早早就有匆匆晚归的打算。
那天是从石湖景区的东门进去,顺着人流走在湖滨的木栈道上,沿着湖边放眼望去,湖中堤岸蜿蜒,石桥卧波,镜阁玲珑,真山真水的风景自然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入余庄过新郭老街的牌坊至行春桥,唤醒之前游览上方山森林公园的熟悉路况,步行不远,就是轨交3号线石湖北站,一小时的车程可以直达回家。
讲座(二)、罗马帝国与13世纪中国
在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收官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吴文化博物馆,共同为苏州的社会公众呈现展览 《伊特鲁里亚人——古代意大利的贵族》。这个讲座旨在庆祝本次展览的成功,并向观众提供一个更为深入的视角: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往来交流。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收集的证据表明,自古以来,罗马帝国和中华文明就相互了解。本场讲座以罗马出土的中国淮式青铜器为引子,讲述罗马与中国之间的艺术品交流,并过渡到中世纪的往来沟通,这一时期,拉丁传教士和意大利商人走遍亚欧大陆,收集了关于中国的第一手经验和知识。
吃过午饭,坐地铁赶往吴中博物馆,参加今天下午1点的第一场讲座。如果象上次去苏博乘坐公交车,有时间耽搁的因素,恐怕是来不及的。3点的讲座结束后,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同样的教室接着还有一场讲座即将开始,邀请到来自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主讲《从罗马帝国到十三世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