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宇宙文化it |
分类: 读书笔记 |
最近看了一个科普视频,其解说词:
“最近,马斯克接受了一段采访,听完后非常震撼,具有颠覆认知感。他说,有一段时间,他突然意识到,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人类看作为一个生物引导程序,引出一种超级数字智能物种。人类社会是一段非常小的代码,没有它,计算机就无法启动。人类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计算机启动的,而硅基生命似乎不能自我演化,它需要生物作为前导才能进化,人类只是硅基生命的开启程序,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只是终极生命的跳板。每个使用AI的人都是机器试验物品,并促使其快速成长。电脑超级人工智能就是硅基生命的开始,就像碳基生命的蛋白质,人类只是产生高级智慧的引子,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碳基生物,用最简单的解释来讲,碳基生物和碳一样,都能用火烧成灰。”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 |
分类: 散文 |
我们的生命都始于一个微小的单细胞,约20年后就长成一个成年人。身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来自这个微小的单细胞,这个原始的单细胞含有多少容量的精美设计呢?
这一切的秘密都藏在宽度仅0.0000002厘米的DNA里。如果把这个DNA所
标签:
旅游文化情感修行 |
分类: 散文 |
晨光照在波纹细碎的湖面上,像给水面上铺上了一层银光,整个湖面又像被揉皱了的绸缎。轻纱笼罩,白雾缈缈,碧浪温柔。
湖面的水气,氤氲弥漫在浅滩的水草上和岸边。
岸边山坡的一树梅花开得正盛,暄香远溢。尚未近其树,已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
湛蓝的湖水,一叶小舟丝滑般轻轻划过,留下一条笔直的波纹线在水面缓缓荡漾。
远处的山、湖边的树,以及湖边的建筑在水中的倒影清晰而朦胧。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宇宙 |
分类: 散文 |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修行 |
分类: 散文 |
遮面羞花的烟雨是那么迷朦,雾雨朦朦的山峦像是千姿百媚的曲线,江南的烟雨,是江南的体香。
檐下的雨滴,琵琶弦弹落的大珠小珠,是江南的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江南的魂。
江南的风,江南的雨,没有微风和细雨,也就没有烟雨的江南。
行在江南的烟雨里,就像行走在一幅水墨画中,走过这梦中的水乡,听着温婉多情的雨,走过饱经风霜的桥,淋湿了的是一身的湿意……
标签:
旅游文化情感 |
分类: 小说 |
04
巨大的火车站站台,空荡荡的,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往出站口走,远远地看到出站口栏杆外站着一个人,我估计是薇了。
我有些歉意,气温零下12度,还刮风,让薇在出站口外面在等了近半个小时。但是,我想薇是一个厅级干部,而且出生成长的家境环境也非常优裕,在生活和工作中养尊处优,
标签:
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小说 |
序
除了离死亡越来越近,其它的都在渐行渐远。
死亡是一扇必经之门,经过这道门,生命将被格式化,换成了一个新的载体,进入了另外一种介质,又开始一段新的旅途。
人间是一种介质,是人的感官所能感知一种介质,人生是一趟旅途。也许,轮回以后,生命可能重返人间,但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此,生命在被清零之前,还是稍微地记录此生的一些所见所闻、所经所历、所感所悟。
01
我和云薇是网上相识的。我叫她薇,她叫我阳。我们是同一所大学毕业,我毕业时,她正好刚入校。
相识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诗歌 |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看似咏物,实际上与佛教的“不生不灭”哲理相吻合。
白居易的诗,感情真挚,风格质朴晓畅,在世时就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白居易任护旗太守时,有一次他去拜访鸟窠禅师,献了一首诗:
“特人空门问苦空,敢将禅门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复为浮生是梦中。”
鸟窠禅师复诗作答: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白居易与佛学结缘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唐宪宗请惟宽禅师进京,住持皇家寺庙兴善寺。其时,诗名动天下,文章冠九州的才子——白居易,也得到天子的赏识,在京城作官。当时,白居易造访惟宽禅师有关佛法四问甚为流行。
白居易问惟宽禅师:“禅宗号称‘不立文字’。既为禅师,为什么还要说法?”
惟
标签:
雪豹人与自然青藏高原母爱杂谈 |
分类: 小说 |
http://s15/mw690/69840b4cxcf33fe4abc4e&690
http://s6/mw690/69840b4cxcf341d2a370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