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寿安里数学赵美林
寿安里数学赵美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6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

吴正宪老师《乘法分配律》最新稿2015.9

一、情景导入

师:(展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重要的数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红花共有多少朵?
       2、黄花一共有多少多?
       3、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分类: 教海拾贝
 

教学目标:
1、  认识面积,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的定义。
2、  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经验的唤醒:
1、板书:面
提问:面是什么东西?(将学生答案分成三类
吃的:面条
看到的:桌面、地面、墙面
量的、算的:面积
提问:面条有面积吗?桌面、地面、墙面有面积吗?面积是谁的面积?
揭题:面积
2、  提问:面条是什么做的?面粉是什么作物的粉?
                        麦粉        面粉          面条
为什么其他的粉(米粉、蕃薯粉)不叫面粉?这个问题下课前解决。
3、看到的面:桌面、地面、墙面看到过几遍?这个世界有多少个面?你们身体上有面吗?(板书:脸面)拿出笔与纸,把看到的面画下来。(展示学生所画的面( 脸面、 黑板的面  、书
分类: 教海拾贝

 
    小学数学课,通常一个课时为40 分钟,不论什么内容,都没有差别,这可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不同的知识内容,因其所处的认识链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应该有所不同,所占用的时间自然也应有差别。今天围绕这一问题作个讨论。
  
一、两个教学片段:没有生长的重复。
片段一:厘米的认识
“厘米的认识”因教材不同,安排的年级会有一些不同,但基本都在一、二年级。其导入环节老师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师:(放动画片)小松鼠的外婆过生日,小松鼠要送一根拐杖做礼物。到熊大伯的店铺,说要打三掌长。一星期后,小松鼠来取拐杖,发现外婆不能用。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小松鼠的一掌和熊大伯的一掌是不一样长的。
师:真聪明,这样是不是很不方便啊?所以我们要来学习一个统一长度单位,有了这个单位,小松鼠就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了。(板书:厘米的认识)
……
片段二:面积的认识
师: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比较大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 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
转--听吴正宪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3月30日,在山西省第七届小学数

(2015-10-25 11:26)
分类: 教海拾贝

听了徐长青的课,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徐老师在他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渐形成了亲和、幽默、自然、宽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的课具有挑战,荡漾着智慧,呈现着自主、关注着发展。

    在这次徐老师执教的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中印象最深的是他“退退退,大踏步的退,退到不失事物的本质。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初步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前置卡设计:

1、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的,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呢?试试看。出示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

 用这种方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我认为这种方法(    

2、我想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我是这样做的:

 

 

3、试试看: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米,高是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呢?(注意用上公式)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昨天我们自学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学的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交流切磋一下。

    同时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n

标签:

杂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