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心灵鸡汤 |
我有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大伙能坚持不懈地一起将《明朝那些事儿》直接顶入中学课堂,成为每个中学生必备的书!——潜水潜到2008年(网友,热心中学教育者)
作者解密,痛恨史书'故作高深'
经历这一系列事件后,作者'当年明月'选择了在新浪与搜狐建立博客,进行连载更新,并继续保持着极高的人气。而很多网友都在问:'当年明月'到底何许人也?
记者多方打探了解到,'当年明月'26岁,在广州工作。在现实中是个公务员,写文章纯粹是出于爱好。'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是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的。我构思了6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9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朱元璋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当年明月'介绍说,他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娱乐活动都推却了,剩下的6个小时全用来写作。他床头放着三本书:《明实录》、《明通鉴》、《明史》。他笑称'这样写是很累
标签:
杂谈 |
分类: 特长班 |
常用音乐表情术语
accelerando
agilita
agitato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心灵鸡汤 |
发表于 2009-01-19 14:57
在王府井书店偶然翻到这本名著,让我一下子回忆起自己中学时的贫困,那时参考书非常少,十分向往的就是能一睹世界大师级的原著,可惜那个年代(1978年)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在数学讲座里零星提起《几何原本》的书名,或只言片语。
带着这种遗憾步入了高中、大学,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了,今天看到这本书仍觉亲切,认真翻看了整个结构,不失为一本我们解决方法论的好书!知识也许有某些过时,但是大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问题巧妙构思,至少对我很有启迪。我向儿子推荐了此书,希望他能从中获益,也希望诸位能获得启迪。书的印刷、装帧是一流的,值得收藏和保存。
发表于 2009-05-14 21:06
伏案于《几何原本》之上,每每到工作累了之后,放在案头,手执一笔,在各种几何图形上做着自己的公式,试图探寻古人的智慧,从一种发散性思维回归到聚焦型思维,感受着逻辑的种种乐趣。
自从大学学完高等数学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几何,当看着欧几里得等先哲们为了证明一条直线、一条线段而使用各种方法来证明演绎,不禁感激先哲们的伟大,我们现在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孩子教育 |
知子者莫若父/一年级(1)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了解孩子的潜能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只有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下父母才可以作出明智的决定。试想,假如爱迪生母亲不了解儿子,轻信恩格尔先生的胡言乱语,将儿子痛骂一顿后送回学校,人类历史上不就会少了一位大发明家吗?
我国有位著名作家,中学时数学成绩竟得过零分;一位杰出数学家,却因呐于言语而不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渐江海宁曾有过一位农家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发现,她对任何乐曲能“过耳不忘”,只要听一遍,就能当即在风琴上演奏,而她在这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音乐训练,但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普通。我有一位朋友,他可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社交天才,但他的乐感差得惊人,哼一句最熟悉的歌词,也总是五音不全。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性格、兴趣、意志、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则更是七彩纷呈,难辨高下。作为父母,必须努力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优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