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5:26)
那些天,仿佛特别安静,像是一场华美的戏落幕了。月光照在宫殿的平面上,那么圆,那么近,伸手就可以托住似的。空气中还能闻到丝丝的烟香,只是不再氤氲,被风吹散了。淑妃娘娘已经睡下了,留给她的,只有长长的岁月。三年前,我才13岁的时候,刚进宫来,便很少看见她笑了。因为,那年前,她最宠爱的同昌公主死掉了。如今,最宠爱她的懿宗皇帝也驾崩了。
我的那些同伴们,还在躺着窃窃私语,月光映着一张张娇美的脸庞。她们在说:想当年,老皇帝还在的时候,那是多么得热闹非凡啊!天天都大摆宴席,张灯结彩,赏歌阅舞,哪里是人间,简直就像是天上的神仙了。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是哪个诗人写的了?那时的娘娘是多么的华彩啊!
她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了。
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唉……
(2011-06-06 14:34)
他们,从小相识,一起长大,住在同一条街巷上。孩提的时候,她就称他“哥哥”,他便唤她“妹妹”,常常相牵着手去寺院中玩耍。那里面,烟香氤氲,松柏苍天,还有两排凶脸的泥菩萨,唬得他们不敢去靠近,跑到那些虔诚拜佛的人后面去了。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花俏的媒婆打趣说:“小夫妻俩烧香回来了?”他们便赶紧把手放开,心里嘀咕道:“这媒婆,好不害臊,脸涂得连菩萨都要给她吓着。”呵呵,他们就笑着回家了。
后来,一个称公子、一个称小姐了,就不能再一起出去玩了。那些日子里,他知道,她就在家里学琴;她知道,他就在家里读书。偶尔,还会在街上碰见,却只能隔着街巷深深相望了。然后,他往左,她往右,错身而过。她走了两步,回过头来,看见他一直停在那里。这时,她便低了头,珊珊离开了。
有一天,踏春时节,黄昏归来,他们在城门口遇着了。她低低叫他一声:“哥哥。”他回一声:“妹妹。”他伸出手去,她缩了手在身后。他笑了笑,她的脸倏地红了。两人隔着一肩的距离,假装走自己的路,一边望着琳琅的摊铺,一边好似自语般说话。“妹妹,近来可好吗?”“嗯,还好的。
(2011-05-15 14:05)
“我知道,那一片桃花,你不曾忘却,因为,一直灼红在你弥留的眼神里。而我已飘落多年,只记得,在你写下那一首诗的时候,我已泪流满面……”
一片桃花已惘然,半阕情缘何忍卒?
那个诗里诗外的故事,是由一千多年前唐朝的两个年青人合著的,一个叫崔护,一个叫孟棨。两个年青人,后来生卒年月都不详了,可是这个事却被传为美谈。当年,孟棨编著了一本《本事诗》的书,里面记载了一些关于诗人的事,其中,在《情感》卷里,就写下了崔护的故事,还有那首经典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以事存,事以诗传。孟棨,如果不是他,写下这个故事,并且把这首诗一起记录了下来,那么崔护题在南庄门扉上的这首诗,说不定
(2011-05-08 08:20)
她和他,不会去想那么多,只是当时就已甜蜜地相爱了。可是,一直以来,却被人家解读着,说得非常新奇。直到了千年之后,还又忽然曝出一个惊天大发现来,说原来只是一个“局”。
这事情,恐有好事者,巴不得穿越回去,跟当局者说上一说,甚至猜想着她肠子都该悔青了。
谁让它真的是一个圈套呢?
这话还要从那个年青人到了临邛县说起。那时,他还只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家里穷困潦倒,难以度日。恰巧,这临邛县的县太爷王吉,跟他是旧日交好,就跟他说:“要不来我这吧?”于是,他就来了。他来的时候,临邛县的老百姓嘴上正说着个事,在一个月里,刚刚过去一场隆重的婚礼,然后接着一场隆重的葬礼,原来大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刚出嫁,就作了寡,现在又待“写”闺中了。
王吉安排他在馆舍住下,天天前去拜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