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评《乘法结合律》一课

                                    吕文英

(2012-06-08 11:11)
标签:

杂谈

评课稿 

                                                                                                                                                             &nbs

标签:

杂谈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考试试题答案)2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   
12、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  ×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   &nbs
(2010-06-24 1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教学评课

王晓丹老师上的《排队问题》是一堂思维训练课,选材于数学乐园的一道关于第几和几个的习题而进行的拓展。我听过王老师上的另一节思维训练课,很有感触,她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很有创造性。也和她谈过进行一年级思维拓展的原因。她说一年上学期乃至下学期教学的东西孩子们在幼儿班都已经学过了,如果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再次反复重复这些知识是对孩子们生命的一种浪费,也是藐视了我们孩子的智商——1年的内容需要孩子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习,因此她在课余对本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维拓展训练。她所进行的思维拓展训练不同于现在提出的奥数,它主要是要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比如科学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对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品德教育,比如她上的火柴游戏一课,通过火柴慢慢退出人的生活引发的思考而对孩子进行了环保教育;年龄问题,通过年龄差不变这样的事实向孩子们进行孝顺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教育;而本堂课对孩子进行的思想教育是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虽说小学数学思想教育内容是隐性的,但是王老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充分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资料

教师要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2009年12月10日 08:12:48来源:哈尔滨市保国第一小学校

 

教师要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1、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分解为知识点

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楚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的逻辑结构,从而把课本中的知识结成“点”,连成“线”,织成“面”,以求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价值分析,要作出价值判断,以便确定某一具体内容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三,对教材中的内容要进行决策分析,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教学构思。

2、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优化设计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进行:一是教师进行选择和优化教材内容,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要多样化,以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符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内容。以切实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

标签:

杂谈

分类: 团队成员简介

酬勤团队主建人,负责团队管理工作。

个人简介:1994年参加工作,教龄16年,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送走6个毕业班。市级数学骨干教师,市级科研骨干教师。

行政奖励:2010年市级优秀教师;            2009年市优秀班集体;

2009年国家级德育科研先进教师;      2008年市优秀教师; 

2006年区“十佳”教师;              2005年市德育先进个人; 

   2004年区记功;                 2004年哈航集团青年创新创效能手。

科研论文:《不抛弃,不放弃——小学班主任心德》      国家一等

《沐浴爱心阳光,快乐健康成长》            国家一等

《赞英雄的付出,悟教师的幸福》            国家二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