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郊区昌平长峪城长城蛇旅游 |
分类: 旅游 |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长峪城长城,这个周末有朋友要去玩,我们决定跟着去凑热闹。周五晚上五点半,我和儿子离开家,上八达岭高速至北六环,上顺沙路到温南路再拐到南雁路,沿盘山道翻过一座900多米高的山,到长峪城村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
一出家门我们就开始往西开,西下的太阳还很刺眼,我不停地变换着遮光板的角度。上了六环之后我们终于将一路拥堵的城区甩在了身后,路面显得很宽敞,太阳也不再耀武扬威而是变得越来越红,眼看着就羞答答地躲到了山下。我们的情绪也从堵车的烦躁中解脱出来,开始欣赏初秋傍晚的宁静与凉爽。天越来越黑了,儿子已经透过车窗看到了一颗星星。我当然不敢看,开车的时候还是看路要紧呀。出城之后的一路想必是很漂亮的,特别是在盘山路上,只可惜是在晚上,一切看得都不很清楚。儿子一点不觉得可惜,他看着远山深浅不一的轮廓说:晚上的山更象一幅画,只用最简单的线条就可以勾画出来,比白天的山一定还好画。儿子还不知道“水墨画”这个词,否则他一定会用上——晚上的山色更象一幅水墨画。于是,我们就在这简单的画中穿梭,来到了大概有500多年历史的长峪城村。
农家院是朋友安排好的,但朋友们还没有到。我们稍事休息,出门
标签:
翻译德语英语龙应台我亲爱的安德烈文化 |
分类: 语言翻译 |
经过左一个朋友和右一个朋友的推荐,我买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今天闲来无事,从头到尾大概把它看完了。这是一本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没有跳出“长辈谆谆教诲”的圈子,而读者更能受益之处倒是晚辈的回信。儿子安德烈以其在德国生活的经历和德国人的思维可以为中国读者打开一扇窗。比如他在第3封信中写的'逃避国家',介绍了德国人虽'以身为德国人为荣',却又因为有纳粹的历史而难以明目张胆地'爱国'的纠结;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镇',写到他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那小镇却是多么的国际化,和这种国际化如何使生活更有滋味;第29封信'KITSCH'和第31封信'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则能让人体会到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判断,结果会有多么的不同。
在书中有很多地方,很多次出现了Kitsch这个词,甚至有一个章节的题目就叫Kitsch。在德文里也有这个词,形容词是kitschig。Kitsch这个英文词应该是从德语来的外来词。英汉词典里对Kitsch的解释是:矫揉造作庸俗的文学或艺术品;德汉词典的解释是:[贬] 庸俗的艺术作品,拙劣的文艺作品,低级艺术品。在生活当中说德语时,我也常会用到这个词,比如,在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