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式上, 《琵琶记》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
2.所用曲谱成为历代剧作家谱曲的主要依据,也是各家曲谱选录的必备对象。
3.在舞台表演艺术上,它也成为演剧的典范,是每一个戏剧演员的入门戏本。
4.思想内容上,其“关风化”的创作主旨影响了有明一代剧作家的创作追求。
5.它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曲之一,早在19世纪,就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语言,20世纪30年代,还进入百老汇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
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较为成功。蔡伯喈优柔寡断、委曲求全,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赵五娘善良朴素,吃苦耐劳,体现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品德。
2.双线结构颇具特色。一条写蔡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在家中的种种苦难。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场景对比衔接,使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差。
3.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语言本色;蔡伯喈辞藻华丽 ,人物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相协调。
4.一夫二妻的三角关系,戏曲以祝寿开头,荣归结束等舞台戏情节、体制从《琵琶记》开始,对后世戏曲产生了巨大影响。
元杂剧与南戏体制上的不同之处:
2、角色: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类;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
3、音乐:①杂剧的曲调由北方民歌、少数民族乐曲和中原传统曲调结合而成;南戏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曲调结合而成。②二者的音乐风格也有所不同:南曲轻柔婉转,适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北曲高亢劲切,适于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 ③在器乐伴奏上:北杂剧以弦乐为主;南戏以管乐为主。
4、演唱:杂剧一般只能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南戏任何角色均可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