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读书发现个问题:读书笔记真的应该一边读一边写,因为在读的当时感觉最深刻,等一本书读完,很多东西没有动笔记下,可能就要从头再来了。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首版出版于1947年,是社会学著作。
本书一共17个章节,除了第一章重刊序言、第16章后记和第17章附录:个人·群体·社会外,正文内容共14个章节。阅读时间为2016.06.20-2016.06.26。
这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书籍,研究的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特点,可以算通俗读物,但是专业性很强,很难像之前看的书籍那样一遍读过。书中的很多地方都要回读,才能明白其中的含有;有些地方甚至回读,也觉得模棱两可,理解不透。所以我看到好多书友的心得,都是读了两遍、三遍或更多才理解的其中的意思,我也很有同感。但是收获还是不少的,它让我这个在城乡结合部长大、在首都生活的人,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特点,有些特点有些是我亲身体会过的,有些确实通过这本书慢慢感知的,下面,我就努力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第2章 乡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