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质性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留学

跨文化交流

分类: 成长的快乐

 

    《旅居者和“外国人”》是陈向明教授早年获得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研究报告。她的老师Thomas Shaw对此书的评价“她所做的工作已经同时进入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前沿。……她在这两方面的建树将她同时放到了两个重要的知识前沿:一个和文化心理学有关,另一个涉及到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面临着如何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挑战。随着地球上的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途径而变得日益频繁,很快世界舞台上所有的演员们都必须面对这一挑战。……文化心理学必须成为一门严肃的学问,而由于陈向明博士以及其他像她一样的研究者的工作,文化心理学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门严谨的学科。”

    Thomas Shaw教授在1996年就预测到了这位中国学者对二十年后信息网络带来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也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文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将这本书与我分享并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是我近二十年的同事和挚友王岩,她,因为理解而明白这书对于我的价值。2013年的春节,因为有这本书的陪伴我过得格外充实,当时的我对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文化心理学……并不了

标签:

启蒙

理性

心灵自由

教育

分类: 读书报告

阅读材料:福柯《什么是启蒙》以及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福柯发表于1984年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是对200年前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的回应,是两位伟大哲学家跨越时空的思想就启蒙问题产生的碰撞。二百年前,启蒙已经介入人们的思想,被各个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反复研讨与论证,都没有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可,是因为我们人类仍然处于启蒙运动之中?大众,即绝大多数人习惯于惰性地、被照顾、被安排地生存,没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思考并决定自己的行动?(康德时代的全部女性都拒绝被启蒙和成熟?仅因为她们生性的懒惰与怯懦?)

    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对启蒙运动的定义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其口号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康德不仅详细阐述了启蒙与启蒙运动的概念,还将与启蒙紧密联系的“自由”“理性”“道德”“法律”等关键词与启蒙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最后以伟大君主普鲁士腓德烈大王(道德)“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自由),但是必须听话(理性与法律)”的治国理念来诠释:只要伟大君主给予人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