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03:29)
来美国这些年,最大的感受便是简单。没孩子的时候,背个包,驾个车,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有孩子了,旅行渐渐变成了休闲,周末约上几家好友,家庭聚会,聊聊近况,诉诉养儿经,甚至可以打打牌。再么几家轮流看孩子,好让小夫妻可以一起抽个空去看场电影。或是订个度假屋,几家一起出门,钓钓鱼,爬爬山,晚上再一起开个扒,长途改短途,主要目的就是放松放松,让一成不变的日子可以有那么点小小波澜。
九月了,波特兰的雨季姗姗来了,要抓住夏天的尾巴,大家商量去抓蟹,海边度假屋开个螃蟹扒。主意一敲定,订房子的去订房,买菜的去买菜,准备工具的去准备工具,哗啦哗啦忙乎开来。
抓蟹要赶潮,订到房子的日子潮水的时间不太好,不过为了吃,总是会有人豁出去的。此去一共六家,一家男主人承担抓蟹的艰巨任务,早上五点就往海边开了。我们这些托儿带老的,按照正常时间出发,抓蟹地点汇合。
这次很幸运地订到临海阔宅,而且还可以只租一晚,不过租金也不便宜,一晚上要$1200,想想我们这边海边房通常提前一年订的节奏,对于能租到,大家都还是满心欢喜。
我们赶到时已是中午,抓蟹已经到尾声,大家只等着凑齐吃午饭了。
中午就在抓螃蟹的deck旁的pub里吃午餐,这家pub其实是个小小的啤酒酿造厂。俄勒冈的自产啤酒很出名,每年都有啤酒节,夏天就是喝着啤酒,唱着摇滚爵士,挥洒热汗,疯狂到底的节奏。
先给六小杯不同的啤酒免费品尝,大家随后有order了十杯,反正不用开车赶回家,放开了肚皮喝吧!
饭毕,又去捞了几网,总收获19只,开开心心地去度假屋了。
海边度假屋比我想像中的要豪华点,大厅大厨房,巨大的视听室(光顾着看片,忘了拍照),能容纳12人的Jacuzzi。
书房里的书令郎满目,竟然还有考GRE的辅导书,我狂笑啊,这房东是嘛来头啊!
沿后院石阶下去就是海滩,虽然俄勒冈的海滩全州人公有,不过住这房里,感觉就像私人海滩一样。海滩上的确只有我们这几家人。
孩子们不遗余力地又去赶海了。大人们忙着分配房间,收拾螃蟹,准备晚餐。共六间客房,四间面朝大海,晚上可以枕涛声入眠。(说笑话了,门窗一关,啥也听不到)
主人说,不能在厨房里烧螃蟹,会有腥味留下来,我们只好拿了个电磁炉,到后院架锅直接煮了两锅。
主菜还有牛排,猪排,最惊艳的是熏鸭。在北美大家最铭记老毛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咱没住在纽约,没住在洛杉矶,嘴要是再馋点,就只能把自己变大厨。第一次做熏鸭,竟然成功了,一眨眼抢光了。
欢聚一桌,不同年龄段的人,从国内刚来的,在这里久住的,从别州刚搬来的,大家天南海北,聊得不亦乐乎。
大家泡在Jacuzzi里,看夕阳西下,潮涨潮落。
(2015-09-04 12:36)
标签:
第一次上学
kindergarten
成长
|
分类:
为人父母
|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与妈妈分离。。。。。。从出生到最后走出家门,这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经历,与自己的家庭一起分享的;这每个第一次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不小的挑战,成长的台阶,难忘的经历;对父母也是一样的值得珍惜的回忆。也许孩子有时会麻木于自己的第一次,但是对父母而言,孩子的第一次甚至比自己的第一次更激动人心,所以我们常常看见毕业典礼上父母的泪水,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父母的小心翼翼。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走好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
今天是乐乐上Kindergarten的第一天,他起来得特别早。就在开学的前一天,他已经把书包塞得满满的,满屋子乱跑,一边跑一边叫,“我要去上学了!”,兴奋得难以形容。今天他终于盼来了开学第一天。
还记得哥哥上k时我激动的心情,看着小人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我的眼泪差点都掉下来,真不敢相信,小人就这么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今轮到弟弟,也许是已经经历过一次,这回反倒是平静很多,就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了。
我们决定步行去学校,哥俩已经在家玩了一个多钟头了,只等学校开门。
从家里去学校的小路,步行八分钟即可。一边走我一边交代哥哥放学后接弟弟的各种事宜,俩小子在家总是打,出了门还是很互相照应。
家长陆续离开,有些小朋友很开心地跟父母说再见,有的在那哭,急得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乐乐突然变得对我很依恋,拉着我的手,舍不得我走。跟我hug了又hug,kiss了又kiss,终于鼓起勇气跟我说了再见。我跟他说,他的这一天会很开心,有事找老师,哥哥放学去接他,下午就会再见到妈妈了。
哥哥比弟弟开学早几天,也是直到今天晚上的家长会,我才有机会去哥哥的教室看看。一进门就被他们这几天的art
project吸住了眼球。
开完会,家长委员会负责筹款的一位妈妈立马建议是不是可以放到学校拍卖会上去拍卖,果然脑经转得快。
没有黑板,老师手写,用投影仪上课。还记得哥哥第一次上学时,我还傻傻地嘱咐他,老师上课很辛苦,上完课你要主动去帮老师擦黑板,自己在这里再偷笑两声。人家都享受我们上大学时的待遇呢。
这面墙上都是计划任务等等,非常细致,老师都很用心地在做她们的工作。
嗯,说是这么说,可是小人对画画始终兴趣不大。幸好班级老师擅长教arts,不知道能不能点拨点拨。
弟弟班级的家长会,第一件事情是要家长当场给孩子写封信,我忘了拍照了,遗憾。不过小人大字不识,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念给他听。
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我这个做妈的终于也可以透口气了,以后的路还漫长呢,孩子成长的路上,用心陪伴他们,也是我们一生中能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
孩子,我们爱你!
(2015-08-19 01:29)
Bonneville水坝在波特兰市以东约四五十英里处,是哥伦比亚河上十几个水电站之一,属于美国工程兵部队管辖。这个周末,登完山,我们带孩子去了不远处的这个水坝。
外婆手里有一大把
河滩边的野花
岩石缝里还长着这种奇怪的植物,毛茸茸的,不知道是叶子还是花瓣。
吃饱喝足,我们开车进大坝仔细瞅瞅。进门的时候被查车,不准带枪支入内。
水坝正门口有三只三文鱼的雕塑悬挂在大门一侧,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看到三文鱼呢?
进入大厅,服务人员(应该是现役军人)跟我们说,十五分钟后有个Tour,大家可以在展厅集合,等待她来当解说员。
坐电梯去展厅,发现电梯上的数字好奇怪,不是按照一二三楼层来指示,而是按照高度来的,这是军事地点的特点吗?
讲解员在介绍了水库大体状况后,开始讲水库是如何发电,又是如何把电能传导出去的。谢天谢地,高中物理还记得一些。最后解说员让拿着各个关键部分的游客,按发电原理的顺序排队。我家俩小子就打了趟酱油,斗斗拿的是“磁铁”,乐乐拿的是“线圈”,娃爹最轻松,他代表“水”。
发电原理讲解完,我们跟着解说员进入水库内部。每次看到人工的巨大的物件,总是很激动,人类改造自然太厉害了。这一个个大圆筒涡轮就是水库发电的秘密所在了。颜色用得很漂亮,水库内部整洁明亮,非常现代,这可是七八十年前建的。
巨大的空间还是很震撼的,忍不住多拍了几张。看看图中的车子跟庞然大物涡轮的对比就能感觉到了。
这是涡轮的下面了,讲解员说,我们已经完全在水下了,把耳朵贴着墙可以听见河水流过的声音,这下面的温度很低,我不禁打了寒战。最近老在说西海岸即将到来的大地震,我当时想到的竟然是,如果此时此刻大地震爆发,我们正好在这个水库里,她能不能抵御住大地震呢?感觉自己被这个大地震搞的像有强迫症一样。
水库基本参观完,接着要去鱼道看看。这个月观鱼室不开,我们不能透过玻璃看洄游的三文鱼,只能直接从水梯上看,今年九月份观鱼室会开放。下次来之前要先打电话问问。
哥伦比亚河Columbia
River流经俄勒冈,这里向来是三文鱼产卵的栖息地,每年居民们最popular的野外运动就是钓三文鱼。
三文鱼这个鱼类很奇怪,要在淡水中产卵并成长,成年后的鱼又必须回到海里去,是淡水海水两栖鱼类。他们游回大海后,不停地周游,行程遥远,等养到膘肥体壮后又回到曾经哺育过她的江河湖水里产卵,然后母鱼就此死去。此时也是渔民捕鱼的最佳时机。我很感动于三文鱼的这种人生,有些像我们,很多少小离家老大回,年轻的时候要到大风大浪里去历练,可是始终都眷恋生养我们的那块土地。
三文鱼回到江河湖水中产卵不是一帆风顺,首先她们都是逆流而上,想想咱们在人工涡流的泳池里游泳,你得花去多大的气力才能游到对岸。其次,她们要如何越过河上一道道的人工大坝呢?
以前修坝并没有考虑到三文鱼洄游,导致大量三文鱼无法洄游产卵,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比如king
salmon等三文鱼都成了濒危物种。后来人类意识到这点,工程师们想出了办法,在坝边做bypass,也就是鱼道,让三文鱼可以顺着这条鱼道逆流而上。这只能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吧,人跟自然抢夺资源,的确是霸道的物种,人类客服自然障碍,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同时,又改写了其他物种的生存之道。大坝的修建,即使有鱼道,也使得前来产卵的三文鱼数量大减,不过有总好过无。
一级一级鱼梯,三文鱼真是不容易。虽然不能进入鱼室看鱼,(那个在水下)我们还是看到不少水底下游动的三文鱼。今年俄勒冈碰上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河水湖水温度持续升高,已经达到华氏七十度,导致大量幼鱼死亡,美国鱼类和动物保护组织为挽救三文鱼,决定把她们搬运到水温适合的养殖场,而且州内规定,今年不准捕钓三文鱼。据根据美联社数字,今年游上哥伦比亚河繁殖的三文鱼约有50.7万条,逾25万条在过程中死亡。俄勒冈州渔农部门指,三文鱼这死亡率之高前所未见,当局更担心,多达8成三文鱼会死亡。
接着说命运多劫的三文鱼。其一是要奋力逆流而上;其二是要越过大坝;这第三关就是要逃过海狮跟鸟类的猎杀。没错,海狮跟鸟类。海狮要捕食天然水域中的三文鱼很困难,但是海狮却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人工大坝旁修建的鱼梯Fish
Ladder把成百上千万的三文鱼局限在一个很小的通道上,这里是三文鱼洄游的必经之路,也成了她们的鬼门关。聪明的海狮发现了这个秘密,每年夏天竟然沿着哥伦比亚河往上游230多公里,到达Bonneville大坝,就在鱼梯旁静候,等待送到口中的美食。而海狮们最喜欢吃的就是king
salmon,悲壮啊,三文鱼!被人类弄到快要灭绝,还被海狮紧追不放。工程部队起初只是用恐吓的方式,试图赶走这些贪吃的海狮,但是从2007年至今,已有70头海狮被以保护三文鱼为由,惨遭枪决。
而位于哥伦比亚河入海口的East Sand
Island上,生存着大约60000多只海鸟,其中有将近有一半的双冠鸬鹚,因为双冠鸬鹚吃掉了太多的三文鱼,而三文鱼属于濒危动物,美国工程兵部队计划杀掉16000只。为了保护某一种动物而杀死其它物种,被称作Lethal
Control——致命控制。世界上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这样的新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冲击,为了缓和这种冲击又用另外的方式来干扰大自然。好比治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始终不能根治。有时觉得,人类真是地球的大毒瘤啊!
站在大坝上,没想到心情复杂而矛盾,人类终将该何去何从呢?
(2015-08-14 01:16)
乐乐今年九月就要上k了,马上要跟他happy过的幼儿园告别,我提议给老师做感谢卡,他很高兴地说:“妈妈,我要帮忙啊!”。我说,“你才是做卡的主力呢!”。
说做就做,我找来工具,材料,跟儿子折腾了一下午,他开心得不得了,最后看到成品,小人又兴奋又得意,哥哥一回家就屁颠屁颠地去炫耀了。
这里把做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妈妈们也可以带孩子玩玩。
材料:
制作方法:
花茎跟叶片,我就直接用垫在下面的纸剪的,上面已经有漂亮的水墨渲染。超市的包装袋是牛皮纸,因为垫在下面,被染成很漂亮的颜色,我收集起来做到其它手工里,废物完全利用,超棒棒的感觉。还多做了好几朵,攒着留给我自己的作品里用。
感谢卡,感谢那些在孩子成长途中,陪伴他们的充满爱心的老师们!
(2015-08-03 09:04)
斗斗开始正式进入钢琴学习,每周一次课,每次三十分钟。什么时候可以加到一小时要等老师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课后练习是每天十到十五分钟。
正好是圣诞新年刚过,老师给了三本faber level1的教材跟一本课外辅助练习教材,很多圣诞新年乐曲,斗斗就从jingle
bells开始了他的钢琴之旅。笨拙的小手在琴键上敲出了熟悉的乐曲,我们大家都好兴奋,全家人都跟着大唱jingle
bells。
Susan老师是乐理跟练习一起抓的,简单的五线谱斗斗在学校里也学了一些,他虽然上的是公校,但我们这个学区有音乐教育传统,基础音乐教育甚至比附近的私立学校还要好。老师很吃惊小家伙已经不需要她教就能弹奏简单的曲子。于是,老师开始夸斗斗聪明。
斗斗基本上不需要老师示奏,课后回家自己就能弹曲子,上课的时候,啪啦啪啦弹四五个,然后老师纠错。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弹奏几首新曲子,直到下节课,把上次课老师指导的曲子,跟他自己摸索的曲子再给老师弹一遍,接着纠错,指导,如此循环。所以三十分钟的钢琴课,少的情况下,可以过掉四五个曲子,多了能七八首。老师又大赞聪明。
没过多久,老师开始教cord,这孩子教过一遍,不到五分钟,全部门清;老师又开始教tetracord,一两遍后他也门清;然后是各种minor,major,一个圈,上面CDEFGAB的写了n多,又是sharp(#)又是flat(b),我都看了眼花,但这小子学了五分钟后,门清。这以后,被老师惊为天人,夸奖的时候三句话离不开“聪明”二字。
我知道,美国教育一直就是以正面鼓励为主,You can catch more flies with honey than
with
vinegar,所以老师逮着机会就使劲夸,孩子往往会飘飘然起来。其实夸孩子我也赞成,但是你成天夸他“聪明”,我坐不住了。我承认斗斗的确算是聪明的孩子,但是他从小到大我都没夸过他聪明。与其夸一个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我的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到处都是,最后成功的却没几个。记得看过有文章说,夸儿童“聪明”会扼杀儿童的“成长心态”。在一片称赞“聪明”中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的问题更容易放弃,而不去选择努力。
我几次婉转的表示孩子其实只是一般般,谁知老师更是要向我表达孩子就是不一般,还不停跟我说教过那么多孩子,斗斗是她教过中学得最快,最聪明的一个。最后竟然拿她教过的聪明孩子给我做比较,生怕我不相信她的判断。她一直以为我会弹钢琴,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过辅导。一次她叫我帮助斗斗练习improvisation时,发现我竟然是琴盲,这以后Susan老师夸他又上了新台阶,如同发现了一块宝贝一样发现了我们家斗斗。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担忧,也许Susan不认为夸奖孩子“聪明”是个问题。我却一听“聪明”如坐针毡。
每次课后我都要给孩子灌输一遍“聪明无用论”,告诉他一个学生最让人欣赏的应该是他的努力,而不是聪明。聪明可以让你花比其他人少的时间学会东西,但并不表示你就能成为其中的翘楚,要想出类拔萃,无论是聪明人还是普通人都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
斗斗表示自己明白,我也不清楚他对努力才能成功有多深的体会。面对level1跟level2的书,在当时,他仍然游刃有余,并没遇到挫折,到了level3,我就发现孩子已经开始有畏难情绪,一本新教材拿到手,他开始挑简单的弹。以前都是迫不及待地往后弹新曲子,到level3这本书,不摧不弹。我揣测是小聪明用光了又不肯努力,宁愿止步不前。
到Level3的时候,他仍旧是每天十五分钟练琴,雷打不动。虽然弹琴还需要催促,但并不反感弹琴,so
far我觉得老师跟我都balance得很好。孩子练琴的确没有之前兴趣大,我开始给他讲天才音乐家苦练的故事,希望他能明白,聪明不能当饭吃,努力可以让不聪明的人成为伟人。
(2015-07-28 12:01)
我们住在距离Fossil小镇十五分钟车程的一牧场小屋。这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有的只是牛羊马鹿跟一望无边的草场。
http://s10/mw690/001Q2p8tgy6U5ebSyU199&690
这是我们住的小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二里地杳无人烟。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完全原始状态。大家开玩笑说,要是有人把我们杀了,估计都不会被发现,想到这里还有点小小恐惧。于是在屋里仔细找,哈哈,在厨房发现了电话,拿起来还是通的。终于找到了一样可以跟外界联系的东西,至少报个警没问题。厨房里还有个大大的保险柜,我们猜测里面全是枪。房间里还挂了张真熊皮,墙上还有飞出来的鸟类标本。有电视,还是卫星电视,大家就死磕电影台不放了,我们挖化石回来时放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又重温。
从来没住过农场,好稀奇,得好好讲讲。
旁边的桌子上是个发射器
我们没敢用桌上的铁质炮弹,怕打出去找不到了。我们就用西瓜皮了。
这前前后后的地啊!那么大,瞬间让我情绪激动,想像下自己就是农场主,这方圆二百里都是自己的啊!马随便骑,可以任意纵横;车随便开,没有路标交通灯,在自家地上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没事干自己后院就可以打打猎,那么多的鹿。如果能耐得住寂寞,做个农场主也挺好。
房子旁边的一棚子,有拖拉机,还有quad
bike,更多的是鹿角,可见这里猎鹿估计是合法的。后来我们开去town里,看到一家的车库顶竟然是用鹿角装饰的,起码有一百多个,着实吓了我一跳。
拖拉机后箱里放着的是这个
我趁机骑了下quad bike
一夜无语,第二天九点钟,全部人马,浩浩汤汤向Painted Hills出发了。
路上看到这样的彩绘山,蓝绿色的。
接下来的风景就震撼了
这个纪念地有三个景点可以去,我们就只扫了最著名的一个。回程途中还有精彩计划。
有时候你会因为一张照片而发誓要到一个地方去。平湖印雪山就是我要去的地方。这次要直奔Trillium
lake,可惜我拍的照片是这样的。
http://s5/mw690/001Q2p8tgy6U5lINJdic4&690
山尖被云罩住了,湖面波浪阵阵,哪里来的雪山倒影。最悲催的事是,我竟然搞错了倒影的湖,不是
Trillium lake,而是Mirror
Lake,最最关键的是,这两个湖开车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在此大哭三声。不过Trillium
lake真的是camping的好地方,也许今年还是会计划去这里camping一次,看看夜晚的繁星。
湖边补给了一下,大人小孩子都放松放松,就要往家赶了。出了湖开始堵车,我们干脆往雪山上开,看看七月的雪山会是啥样子。
天哪!连日高温,雪山竟然变成这样了,看见无雪的雪山。我们这面朝阳,估计背阴处还是会有雪积存的,不然雪山的帽子得给她摘了。风依然大,气温也很低,站一会就冷得发抖,真是高处不胜寒。停车场仍旧停满了车,我纳闷,雪都不能滑了,怎么还来这么多人?娃爹一语点醒梦中人,大家是来这登山的好不好。
愉快的旅行在堵车潮中结束,回家又得好好歇几天才能缓过劲来了。
后记:回来后去图书馆发现了《三枪拍案惊奇》,虽然知道是烂片,不过难得在图书馆发现咱国内的电影,我顺手借来看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这外景不跟咱们painted
hills是一样的地貌吗?而且更壮观,色彩更漂亮,当然拍摄选的是夕阳的时候,张艺谋一贯喜欢弄浓重的色彩,后期没准处理过,可能真实场景没这么浓艳,anyway,一点想说,咱们伟大祖国也有相同的地貌,更美的风光。可惜片中,人家随便就挖坑了,这样的地貌也并没有像美国这样给很好的保护起来。让我想起多年前去庐山的溶洞,里面竟然各色彩灯点缀,花花绿绿。结果到了美国,也去一溶洞游玩,先进了一个洞,由工作人员打开下一个洞的门,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溶洞,没有任何灯光,只能借着工作人员的手电看看。工作人员解释说,灯光会破坏溶洞的环境,所以要保持全黑。进溶洞前,还有一个洞,是要给溶洞建立一个保障屏,保证溶洞的温度湿度不变。我狠狠地竖起大拇指,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不要以为我们地大物博就可以任意糟蹋。
(2015-07-22 13:49)
早就听说Oregon有座化石山,是全美唯一的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化石体验地,大家可以拿着铲子去山上试试运气,挖到了,你就可以永久拥有这块化石。离化石山不远就是Oregon七大奇迹之一的Painted
Hills。
http://s16/mw690/001Q2p8tgy6U4sFIfHp6f&690
先得瑟一下,我们挖了三块,都是植物的,唯一可惜的是,不够完整。想想看,博物馆孩子们都去得多了,橱窗里的化石怎么也比不过自己亲手去挖一块来得过瘾,来得印象深刻。Oregon真是养娃的好地方。
暑期刚刚开始,妈妈们已经按捺不住要出游的热情,几家人一拍即合,打算趁国庆假期到此一游。慌慌忙忙就订了度假小屋,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冲去挖石头。俗话说好事多磨,房子都订了,我们这却出现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查查化石山那的气温,可以直接桑拿了,还没去就畏惧了。最后只能打电话跟房主说,可不可以改时间,天气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房主同意了,我们就天天盯着天气预报等待时机。终于两周后气温下降,火速跟房主再次联系,搞定一切,可是就在快要去的头几天,天气预报又显示当地会有阵雨,我们又开始犹豫,painted
hills没阳光什么都感受不到啊!一个妈妈说:“必须抓这个周末了,看这天气趋势,以后只怕更没机会了。”她说的基本没错,我们这里凉快了那个周末后又开始持续高温。整个西海岸,今年都被反常的天气笼罩,全面干旱。
无论风雨,这次都要去远行。三家人约定途中在薰衣草园会面,稍作调整,继续在路上。
这家薰衣草的园艺非常到位,种植的都属于半野花性质的花花草草,好打理,但搭配的非常和谐,美观。园艺是门大学问,要了解花期,植被高低,颜色,大小,若干年后的状态,以及植物的喜好,然后把他们创造性艺术化的搭配在一起,既要有丰富的花草知识,又必须具备多年种植经验。
在薰衣草园流连片刻,我们每人摘了一把薰衣草放车上当熏香,又开始在路上的旅程。
在路上是种状态,是种态度,有时不需要有目的地,光是开着车,在路上,已然是种享受。即使路过的风景早已熟悉,每次经过,必有她不同的样子。每一次路途中,都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第一次看见了无边的麦地,第一次体会到风吹麦浪的原始狂野,满眼的金黄刺痛了双眼,麦子摇头的窣窣声盖过了一切,风吹的衣服烈烈。巨大的收割机从远处呜呜开过来,掀起铺天盖地的麦尘,鼻子里都是干枯麦子的味道,仿佛都带着嘎嘣的脆响一样。
在无边的麦地后是无边的风车群。
旅行中出乎意料的惊喜让我们兴奋不已。回家后我才“考证”这个风车群。
Shepherds Flat Wind
Farm是全世界第四大风车群,第一大在咱们天朝甘肃。2012年九月正式运行。
奇怪就奇怪在,过了风车群阵地后,风突然就没有了,难道就那块地方“产”风吗?
下午四点终于抵达我们预定的农场小屋。天气有些阴沉,我们先到这个名为Fossil的小town去加加油,全镇最好的油竟然只是87号,我的车啊,心疼了一下下。天越来越暗,油还没加完,大雨瓢泼,大家心情都有些黯淡,如此一来,计划似乎要变更,最后决定开回小屋吃完晚饭再做商量。晚饭是虾面,有巧厨娘当家,吃是不用发愁的。就在歇息整顿吃西瓜的当口,太阳冲破了浓云,撒出金黄一片,我们当时就醉了,决定趁着夕阳未落山,先去抓拍painted
hills的风景。
继续上路,我家领头,因为其它车都用手机导航,到了这荒山野岭,手机全都没信号。我们家有个GPS,这次派上大用场。这次旅行深深体会,几家出门得配对讲机,不然路上联系都不方便,只能停车,招手,下车,说话。
开着开着,又冒出小雨点,大家又开始纠结,开了二十多分钟,娃爹直接掉头说,不能去了,为啥?GPS显示从我们这到Painted
hills还要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呢?明明只有五十迈的距离啊,开得快的话,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可是谁也没去过,更不想冒这个险,开去两个小时,到那里,天也黑了,根本没法拍照,回来就半夜了。想到里,我们又打道回府,还是按原定计划,去山头上挖化石吧。出门旅行,天时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啊。
化石山就在Fossil这个小town里,这个town真是小得惊人,2010年人口普查,这里只有473个居民。这个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最早驻扎在这里的邮差先生在自家院里发现了一个化石,这位邮差先生后来也成为小town的首任市长。我们开车进入他们的downtown,都有穿越了的感觉,好像进入了拍电影的片场,可惜时间不够,不然得找家咖啡馆坐下来喝杯咖啡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小学中学高中都有,从学前班到高四也只有85人,平均每个年级就6人,绝对的小班上课,可与私利学校媲美。想想俺们家的娃,一个班都26个人,乌泱泱的,教室都坐不下了。
对公众开放的挖化石的地方就在Fossil镇Wheeler High School的后山上。
就是这个小山头,山上走的是我们此次出行的大队伍。入口的地方有桶,放着挖掘工具,真是想得太周到了。山脚下就是橄榄球场,想想这里的学生要打橄榄球是不是得组织联队才行啊,几个年级一起上,人少有人少的悲催。
站在一片化石基地上回望Wheeler High
School,风景明丽,开阔,一片田园牧歌。这边孩子多幸福,课间就可以跑上来挖一挖,估计他们这的学生到毕业的时候,每人都能办个化石展览了。(在这里再次声明,你要想拥有自己的化石,在美国只能到这个地方挖,其它地方都是违法的。给小town做下旅游宣传哈)
遍地都是这样挖出来的碎石残渣。
出行前一周,我就去图书馆给儿子借了关于化石的书,这孩子喜欢看小说,找准机会我们得给他多灌输点non-fiction的东西。这里累积了火山爆发后的一百多个物种,三千万年的沉淀,在一层层的岩层中找答案吧。
铲子,锤子都用上,各种挖。无论老幼,大家越挖越起劲,最后各有收获,不枉此行。
我更是被这风景给迷住,可惜相机不能表达当时景色之一二,还是人眼的功能强大,360度大全景,无死角,感受更壮阔。
还得感谢老天爷赏脸,雨后又把阳光还给了我们。
第二天还有更精彩的等着我们呢。
(2015-07-19 12:45)
孩子七岁生日,我们送了架钢琴给他作为生日礼物。礼重情义更重。
做出这个决定我跟他爸爸前后也讨论过大半年,直到最后琴进家门,足足花去了一年多时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什么乐器。
钢琴,小提琴,吉他,大提琴,竖琴,簧管,架子鼓等,可以学的乐器多了去了。这边还有本书专门探讨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适合上哪门乐器。可惜我在图书馆没借到这本书。不过给儿子报了个摇滚班,接触下吉他,架子鼓,键盘,base等乐器,孩子上得还挺来劲,一度跟我说要学架子鼓。我找这课的老师问,老师还是建议乐器入门,毕竟你得识谱,得懂些乐理。吉他的话,年龄太小,也不适合,一般也得九岁十岁后。一次带孩子去公园玩,公园有个塑料的鼓群,小孩子们喜欢上去拍着玩。不一会来了个小黑孩,开始拍鼓,啪啪啪的,一下子甩之前大孩小孩几条街,那节奏感好极了。我跑上去问孩子是不是学过打鼓,孩子说没学过,而且都不知道什么是架子鼓。我心里让娃学鼓的小火苗瞬间被浇灭,咱们还是别跟人节奏好的去凑热闹了,到时候比当炮灰还惨。邻居是竖琴演奏家,又跑邻居家问,邻居说她七岁钢琴启蒙,两年后发现自己喜欢竖琴,转而学竖琴直到后来成为自己的专业。她说如果孩子对竖琴感兴趣她可以教。我觉得男孩子弹竖琴怪怪的,她却说很多好的竖琴家都是男的,不过她的建议是钢琴启蒙最好,对乐理能够学得比其它乐器要扎实。剩下小提琴了,自我感觉练小提琴似乎需要比钢琴更大的勇气跟毅力,毕竟小提琴是站着练,初学者拉出的锯木般的声音对大人跟小孩都是种摧残。不过学小提琴的好处是可以进校乐团,毕竟乐团里拉琴的一大帮,弹钢琴的只能是一个。吹奏类乐器,对年龄小的孩子似乎也不太适合,虽然俺们家的已经是泳队里混的了,估计肺活量还有待提高。这样纠结了一年,最后还是决定,如果上乐器,咱们还是随大流,上钢琴吧。钢琴启蒙,将来孩子对其它乐器感兴趣,他可以自己去学。
第二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说服坚决的反对派——斗斗爸。他一直反对我让孩子学乐器,理由是:咱们家没有搞音乐的,孩子根本没这个基因。还有一个阴影是他的一个同学,曾经钢琴过了十级,但是十级过了以后,从此再也不碰钢琴。(娃爹心理脆弱,呵呵)
我是坚决要上琴的这一方。小时候就想学,可惜家里没条件,如今有条件了,为什么不让儿子试试呢?我也颇有点自己梦想没实现却想让娃接着替自己实现的寸劲。再说,钢琴有练到厌恶的,也有练到喜欢得欲罢不能的,我们不能用极端的例子来决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该学乐器。
跟娃爹争执了大半年,我也没闲着,时不时问问儿子要不要学钢琴,毕竟人家才是主角。上K的时候,儿子坚定地说不学。一年级了,儿子说可以学,但不坚决。直到有一天,儿子主动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可以去学钢琴呢?”我说,“如果你愿意,当然可以。”儿子又说,“咱们家没钢琴,怎么学?”我心里有了一丝喜悦,看来小家伙有点要来真的了。我问他:“为什么想学钢琴了呢?以前不都是一口咬定不要学的嘛。”儿子说现在的音乐课在教钢琴,班上有小朋友都可以弹呢。然后儿子很高兴地教我怎么记住五线谱上的各个音,他们有个童谣,什么cat,dog的,很有意思。我心里琢磨着,peer
presure啊,这次小子是认真了。即便是这样,我也还没下决心给孩子上钢琴,就怕折腾了一通,最后家里摆了件昂贵的家具。我跟儿子说了学钢琴没有他想像的那么轻松,是要每天花时间,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的。儿子说他明白。既然谈到这个份上,我也把话跟他说开了,如果可以保证每天练琴,妈妈就给你买琴,找老师。儿子坚定地点点头后问:“那爸爸不同意怎么办?”我跟他说,爸爸是担心你一时心血来潮,并不是不同意你学琴,只要你能坚持,我们都支持你,儿子点头说要学。我一下子也铁了心了。
转头跟孩子爸爸再把钢琴的事情提上日程,他的态度有所松动。我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一句:“你自己五音不全,不能就认为儿子没遗传妈妈的基因啊?”这倒是把他逗乐了。当然我自有一套继续说服娃爹的理论,那就是“开门理论”,在此大笑三声。我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多开门,给他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至于他最后选哪个门进去,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为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给娃提供进入这些门的可能性。最终我们达成共识,不管如何,孩子基本的音乐素养是要有的,那么用钢琴作为启蒙也许是最合适的。我们不指望培养音乐家,但我们希望培养出有音乐素养的孩子。
趁热打铁,下一步就是买琴。上网查资料,到dealer那里去看琴,砍价,各种折腾。那段时间,我是国内国外钢琴论坛都看,从选琴到价格,各种团购网站,价格信息。跟琴行的owner来去n回,我这个不会砍价的到了关键时刻,砍起来竟然也毫不留情,最终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拿下了一台。娃爹要做的事情就是签字画押。他在娃学琴这件事上始终是个旁观者,而我一个人蹦跶了这么久,意识这么强烈,不知道真正开始后,迎接我的又是怎样的挑战呢?
(2015-07-15 14:08)
1956年,一部囊括了多项奥斯卡奖,众星云集的电影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中,主人公乘坐热气球飞越法国的片段不仅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桥段,而热球球更成为该片的注册商标。但是凡尔纳的原著中却没有热气球这段,以至于观众看完电影找原著看,还以为自己看的是节略本,因为书中没有提到热气球。不过凡尔纳的确在他的另一本书《神秘岛》里有热气球的段落。电影的轰动加上凡尔纳的众多粉丝,不得不说,热气球运动的推广与壮大,两者功不可没。
每年夏天,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项目就是热气球节。为期三天,每天早晨五点热气球开始充气,最后放飞,傍晚时热气球回到起飞地着陆。而整个白天,就是各种乐队,各种活动轮轴转外加嘉年华,风风火火搞三天,气氛异常热烈。
今年我们这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热气球节那三天,气温更是高达三十八九度。高温天气让大家望而却步,我们也是犹豫再三,才在最后一天决定去看看,至于白天的活动,真的是无法忍受快四十度的高温。
活动早晨五点开始,对我们是个绝大的挑战。闹钟定到四点半,爬起来时连方向都找不到了。从床上再把两娃弄起来,竟然没哭没闹,算是过了第一关。蓬头垢面就直奔目的地。期间没用GPS还找错了路。
我们赶到时,现场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是热气球节的第三天,我猜想第一天来的人一定更多,观赏的人还在逐渐增多,大家带着凳子,铺着毯子,我这才知道,热气球充气升空没那么容易,还以为赶不上看,原来再多睡个几十分钟也没问题。
热气球起源于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尓兄弟。他们受到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集热气做实验,并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整整早了120年。读过《不一样的卡梅力多》这套童书的读者一定对这两兄弟很熟悉,在找太阳那本书中,他们被描写成两个稀里糊涂被小动物们耍了一把的角色。这么一讲,关于热气球的奇闻逸事以及各种演绎还挺多的。
现在来看看热气球是如何充气的吧。
就在我们无比期待着气球升空的时候,广播里突然说,今天风向不对,竟然朝市区刮,热气球不适宜去往人口密集地带,所以今天气球不能起飞,主持向大家表示遗憾。我差点泪奔啊!终于下决心早上四点半起床,我容易吗?你今天居然不飞啊!
为了文章的完美,我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他们在第一天第二天去的时候拍来的升空照片,我只能在照片中意淫一下了。
以上气球升空照片转自朋友处。
以下照片还是我的,既然升不了,那不是还得收气球吗。
熄火,气球瘪了,飘在风中,还很壮观。气球下的人大叫,大笑着往旁边跑,不然就要被落下来的气球罩住了。
这么大的气球就这样被收走了。太阳已经升高,天光大亮了。
这是装气球的车子,还真够大的。那些手套,怎么跟牙科医生一样,一排工具摆着,到底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手套,有很多讲究吗?
愉快而兴奋的早晨,下次有机会就坐一次真正的热气球之旅吧。
此次参加活动的全部是私人热气球爱好者,我在网上查了下他们的介绍,非常有意思,有Hobby比没Hobby要强啊!
(2015-07-09 13:03)
第二天是Cannon
Beach一年一度的沙雕展。来自各地的沙雕爱好者在这里搭台献艺。从早上九点开始,到中午十二点半开始评比,下午三点后,所有的艺术品都将被涨上来的潮水淹没,又一切都化为无。
我们因为住附近,早上九点多就赶过去了。沙雕比赛在海滩一侧,围起了道场,每个赛区就是一个方块地,其中还有一段是专门给孩子的,参加沙雕制作的必须是儿童。
http://s2/mw690/001Q2p8tgy6TFJTjMFHd1&690
由于去的早,海滩上的游人并不多,我们准备先在海滩散散步。远方迷雾缭绕,典型的Oregon海岸线,扑簌迷离,仙境一般的风貌。
http://s1/mw690/001Q2p8tgy6TFN0LLMc90&690
放风筝的人
http://s11/mw690/001Q2p8tgy6TFN57oXE8a&690
今天维持秩序的警察都是开quad
bike的,还真是cool
http://s12/mw690/001Q2p8tgy6TFQcLjn56b&690
沙雕比赛就在这两条红线拉起的区域举行,一眼望不到头
http://s11/mw690/001Q2p8tgy6TFQgAbmGca&690
第一家还配有设计草图
http://s1/mw690/001Q2p8tgy6TFQhfJrq30&690
按照草图开始搭建。我们开始以为今来的都是专业认识,问问他们后才知道,人家就是一家人。他们还说他们全家都喜欢沙雕,每年都会来参加。原来这比赛全是业余选手,而且都是家庭为单位的。我心中暗赞,美国人有时真是可爱地一塌糊涂。多么纯朴的一个爱好,竟然能发展成一个大家庭每年都必来的项目。
http://s4/mw690/001Q2p8tgy6TFQFho7963&690
很多是大场面大工程
http://s4/mw690/001Q2p8tgy6TFQFoT4ff3&690
搭建沙雕会用到很多模子,木头的,橡胶的,甚至小孩子垫地板的英文字母垫也被用来作字体的模子。处处显示了搭建者的智慧。
http://s12/mw690/001Q2p8tgy6TFQFuCZZ7b&690
天上飘来了有趣的风筝
以前对搭建沙雕一直有个疑惑,就是如何让沙子能够不掉不倒?以前我以为是不是要用什么特殊的胶水把沙子粘起来,因为每次陪孩子玩沙子,很难搭出高大的物件来。这次总算明白了。能把沙子粘起来的除了水还是水。不过加水是有技巧的,要用一种可以喷出很细喷雾的喷壶不停地喷沙子,一边建一边喷,这样沙子就可以很容易地累积跟塑形。
http://s12/bmiddle/001Q2p8tgy6TFQTeKdt3b&690
这家更专业,用两个人来踩这个压力装置,这样喷雾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喷出水来。
http://s12/bmiddle/001Q2p8tgy6TFQV0ZqX4b&690
他们家也是大制作,两个拱桥真是见功力,可惜我没看见是如何搭建的,直到一个意外的发生。小伙子干得热火朝天,旁边不时有人喝彩,小伙子笑着说,“我喜欢在你们的欢呼声中工作”。观众又爆发出一阵欢呼。突然左边的拱桥坍塌了,大家惊呼,我琢磨着,这次有机会看到他们是怎么搭拱桥了。果然修补工作异常艰难,他们是用桶当模子来搭拱桥的。团队里最年长的人上手了,估计经验最丰富,他努力尝试,几乎快完成的时候,拱桥又一次坍塌,他无奈地摇摇头。看来搭建沙雕有点像我们画水彩,画脏了想改就很难了,这对builder要求还是蛮高的。到了沙雕雕刻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又来到这家,他们显然已经放弃了那个坍塌的拱桥,就让一个桥头堡孤零零竖那里了,心中难免可惜。
中间一段是给小朋友的比赛场地,所有参赛者必须是未成年人。这个也是家庭为单位的。参赛的孩子从四五岁到十来岁不等。家长们就在旁边,真的是不动一下手,美国人可真受规矩。我心想,这要是在国内,只怕家长们早就开始操刀了。
http://s10/mw690/001Q2p8tgy6TFRMEEvD29&690
这家三个孩子,搭了一个保龄球道,很好的创意。爸妈一直在旁边看,连铲子都没摸一下。
http://s11/mw690/001Q2p8tgy6TFRMVbMS5a&690
这搭的是Machu
Picchu吗?我大笑,孩子们真是太可爱了。
http://s15/mw690/001Q2p8tgy6TFQGeJSC5e&690
这家姐妹俩在雕什么,看下张图就知道了,聪明的人可以用最省力的办法获得最好的效果。
http://s2/mw690/001Q2p8tgy6TFScpLsBa1&690
老大对沙雕兴趣不大,倒是热衷于把自己做成沙雕
http://s16/mw690/001Q2p8tgy6TFSmOTUP6f&690
问他为啥把自己埋了,人答,埋在沙里好暖和。的确,虽然艳阳高照,但海边有风,气温也不高,我自己都穿了件薄鸭绒保暖衣。
http://s14/mw690/001Q2p8tgy6TFSsX8Zved&690
乐乐看见哥哥把自己埋了,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也埋了,让外婆做苦力,爷孙俩这感觉太温馨友爱了。
http://s16/mw690/001Q2p8tgy6TGxt7zTp6f&690
http://s6/mw690/001Q2p8tgy6TGxvNejr35&690
sleeping
dragon?一个人在这里搞创作。
http://s4/mw690/001Q2p8tgy6TGxCBAZ573&690
这一组绝对豪华大制作,围观的人久久地不肯走。我们在外围很想拍照都很困难。妈妈个子矮,只能从人缝里看。这时站在她前面的一位女士,跟我妈妈说,“请站到我前面来,我个子比你高,你站前面也不会挡住我的视线,我们俩都能看。”妈妈听不懂英语,我跟她解释,她连忙跟这位女士道谢,离开的路上,妈妈还跟我说,礼让的社会感觉真好,美国人素质很高。
http://s15/mw690/001Q2p8tgy6TGxCTwzc8e&690
龟兔赛跑?
http://s4/mw690/001Q2p8tgy6TGxXKfNp53&690
这一家是海洋主题
http://s2/mw690/001Q2p8tgy6TGxYeldnc1&690
三个小时要完成这样的制作,不简单啊
http://s11/mw690/001Q2p8tgy6TGxYve541a&690
美人鱼跟大珍珠
因为来得太早,海滩风又大,感觉很冷,孩子也饿了,我们没能等到最终评比时刻,其实谁第一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其中了。我们要在中午十二点半前赶回度假屋,吃完午餐后必须清房走人。
开回家的路上,儿子们疲惫地说:"I am sick of beach.
I want to go home now."
家永远是让人最眷恋的地方。
http://s16/mw690/001Q2p8tgy6TGypxnCT0f&690
Cannon Beach上著名的大石头——Haystack
Rock,暮光之城在此取景。这个大石头也是Tufted
Puffins鸟的家,这种鸟是俄勒冈海岸特有珍惜动物,近几年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已经是濒临灭绝的品种。我们爱自己的小家,更需要爱地球这个大家。保护环境,还给它们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园,是我们应该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http://s3/mw690/001Q2p8tgy6TGyXpMTEe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