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悟道太极拳

    右十六肘:

     1、迎门肘     2、顶挑肘    3、前挒肘       4、后挂肘   

    5、上挑肘     6、平心肘    7、拦腰肘       8、拗鸾肘   

    9、穿心肘    10、煞腰肘    11、双迎门肘   12、擒挒肘   

   13、顺鸾肘    14、反背肘    15、下採肘     16、双开一字肘   

  

    左十六肘:方法同“右十六肘”,方向相反。

标签:

杂谈

分类: 悟道太极拳

     混元太极拳是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陈氏太极拳第十八代宗师、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创始人冯志强老师以自身几十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耀贞老先生毕生武学之精粹,根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精心创编的一个优秀拳种。

    范学天先生(原名:范学军)系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郑州市武术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郑州混元太极拳委员会副会长,郑州文博辅导站站长,郑州《混元武馆》馆长。

标签:

杂谈

分类: 悟道太极拳

 

    中环混元桩,神奇的桩功。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在站桩入静的过程中,(ˇˍˇ)内视、内听、内想丹田,三性归一,一念无有,静守片刻后,意领肚脐极为轻缓地向背后的命门吸贴,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时,腹部自然向前放松——此为丹田的呼,完成丹田的一吸一呼后,不再管它,动就动,不动就守着它,三性归一,忘却鼻息。

    当感觉丹田的内动时,不加任何意念,顺其自然地一吸一呼,大约几十次呼吸后,忽然,定住,一动不动。

    混沌之中,腹中似有一圆珠缓慢地朝一个方向由小到大的旋转,身体亦自然随之,仍然不加任何意念。体悟圆珠的旋转,感觉好像杂技中的“飞檐走壁”一样,离心匀速地朝一个方向螺旋行驶;又像钢珠在瓷缸中的离心旋转,自然流畅。由下向上、由小到大、、、、、,再由上到下、由大到小,渐渐地依惯性地左右荡来荡去、荡来荡去、越荡

标签:

杂谈

分类: 悟道太极拳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6ZHE1SIGG.gif大力开合功是通过两臂有节律的开合,胸腹间沉稳徐缓的折叠与伸展,达到培补元气增长内劲的作用。当两臂向两侧徐徐下落时,内气也要随之缓缓下沉,两掌屈指握拳,两腕交搭,拳眼朝外。

    此功习之不久,自会感到内气在体内周流不息,内劲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壮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ZHE1SIGG.gif

标签:

杂谈

分类: 悟道太极拳
    降气洗脏功是调解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练习时,应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后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囟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无极站桩时,要虚领顶劲,下颔内收,舌抵上颚,松腰敛臀,松胯圆档,沉肩坠肘,松腕舒指,周身放松,中正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动作时,要舒展放松,节奏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身形姿势须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伸展,随心神意念的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降气路线以体内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内外合一、绵绵不断地逐渐降气。同时,内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