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计划总结

中、高段合唱队训练方案及计划

 

                                        何英  朱敏华  2012.9  

   

一、指导思想:  

童声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近年来,它愈来愈被人们所喜爱。它不仅是歌唱本身的愉悦心情的体验,并使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创作精神。从学生角度看,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又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过程中,教师必定要求学生的声音和谐、统一,这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所以,有条件的学校都应有反映自己校风、校貌的合唱队。 &

标签:

杂谈

扬中实小  何 英

     这节课的教学其实有很多生成的因素,如刚开始我是准备从欣赏介绍印尼音乐、风光入手,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再比如这是一课合唱课的教学,四年级学生才刚开始接触二声部的合唱,一般来说我们会完整地出示歌谱(合唱谱),然后分声部进行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受学校校本课程的启发和外出学习的感受调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立足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渗透音乐的学习。

腰鼓是我校的艺术特色,四年级的学生长期进行腰鼓的训练,对有鼓点声的音乐节奏有种特殊的敏感,而歌曲《恰利利恰利》中的典型节奏正好与腰鼓中的节奏相吻合,因此新课的导入就从“学生做小老师”开始,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老师的指挥下,课上我引导学生用嘴巴敲出鼓点:咚 叭 咚 叭 咚叭  咚 叭|咚 -‖,然后教师用手敲击桌面模仿鼓点。接着我引导说:在同学们的启发下,何老师又变化出了一种新的节奏: 咚叭  咚叭咚 叭  咚 ‖你听听,有什么变化,你能用嘴巴模仿出来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