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写的都是这样的小词,还有一首!小山重叠金明灭。这是《花间集》的第一首诗: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总是先写一个美丽的背景,用美丽的背景来反衬这个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小山指出的是什么?是他枕边的小山屏,是她的屏风,一个折叠的屏风。像山一样!宝函钿雀金鸂鶒,她枕函上有金碧的装饰。金明灭是屏风上装饰的金碧在光影之间闪烁。这是什么时候?这是早晨。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从窗间射进来照在屏风上,屏风在哪里?我们现在的观念都是大门进口放一个屏风,可是古人不是,古人的屏风在床头,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床,后面有一个板子,连在床上的木板,古人用一个小屏风,在你床头。所以当第一缕光线射进来,照在屏风上,上面有明灭的光影,把这个女子射醒了!女子在枕头上一转头,古代女子很长的头发,像乌云一样的鬓发就从她的脸边遮过去了!遮住她的香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描写之中有一个特色,他说是屏风吗?他没有说说,他说那是小山!我们说像乌云一样的鬓发,他说的是头发的乌云,鬓云,我们说
我今天选择的是一个很狭窄的题目: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有一个原因,因为词这种文学体式,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与我们传统的诗、文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诗和文最早在中国的儒家思想的传统之中,它的写作,你写的'文'或者'诗'在你显意识里面,你知道你要写的内容是什么?'文'载道的,文宣传的是古胜先贤的,他们的文化、他们的道德、他们的教化。文是载道的,诗是抒情的,是情动于忠,而形于言,是我们内心的情意有所感动,然后我们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是动于忠。然后用形表现,在语言文字中把它表示传达出来!可是词从它的源头的开始来说,跟诗与文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诗、文是作者主观显意识,知道我要说什么!为什么目的?为什么原因而写作的?可是词这种文学体式,它的起源从它开始兴起的那个源流背景,是很微妙的情况。原来在中国,从隋唐之间跟我们很多周边的少数民族或者是其他的外族的国家,就开始有一些交流,有一些往来,于是,就有很多的外面的文化、外面的音乐就传到中国来了。
以音乐来说,在当时所流行的有几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