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致良知

传习录

德性

德洪

蕲州

文化

分类: 原创

 

【324·原文】以方问“咠德性”一条。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晦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气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问“致广大”二句。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郥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学习笔记】黄以方请教“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先生说:“因为‘道问学’所以能‘尊德性’。朱熹说子思是以‘尊德性’来教育人,那我在教人处岂不是在‘道问学’方面多了些?这是把尊德性而道问学分成了两件事。现在我们在讲学、讨论上下了许多功夫,目的无非是存这个心,使其不失德性而已。哪有‘尊德性’

标签:

致良知

见闻

事势

孔子

宇宙

文化

分类: 原创

 

 

【《传习录》学习笔记  第七部分  答欧阳崇一】

 

【注    释】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嘉靖二年策问阴诋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以便养,复改南京鸿胪卿。父忧,服阕,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以荐起故官。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