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反映。当教育在为社会的目的做出贡献时,它是服从于社会的,特别是当它在保证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时,它帮助社会调动它的生产力。故教育一方面服从于环境条件,同时另一方面即使仅仅通过教育所产生的关于环境的知识,它也必然会影响这些环境条件。
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的,并且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
标签:
杂谈 |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四章:教材的性质
本章主要是围绕教材来论述的,分四个部分:首先论述教师的教材和学生的教材,这里指出了教材的对象即教师和学生;其次进一步讲述了学生的教材的发展;三是科学或合理化的知识;最后是教材的社会性。
在提要里杜威
标签:
杂谈 |
标签:
卢梭教育目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效率杜威杂谈 |
杜威说过没有终极的、一尘不变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的,教育目的会因人而异、因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而改变。所以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不是外部强加的,要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而定。同时他并不否认教育要与社会联系起来,但是我觉得他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把学校简单等同于社会,是不全面的。社会远比学校复杂。下面分别来说自然的教育目的、社会效率的目的及文化作为目的。
标签:
杂谈 |
第十章
在这部分杜威论述了兴趣与训练的意义、兴趣观念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问题的某些社会方面三个小节。
一、兴趣和训练的意义
标签:
官能读书笔记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中国杂谈 |
第五章 《预备、展开与形式训练》读书笔记
1.教育即预备
杜威认为:把教育看作为将来做预备,错误不再强调为未来的需要做预备,而在把预备将来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为不断发展的生活做预备的需要时巨大的,因
标签:
杂谈 |
《民主主义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