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 |
沂南卧龙学校东校区初中部
标签:
罗堂前平畴动词拟古(其七)诗三首 |
分类: 课文教学 |
《诗三首》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是:
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⑵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⑶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⑷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⑸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的参考答案是: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因为设问的缘故,这个参考答案只是例解性的,而没有逐题详解,而且就连例解也不符合“炼字”题的答题“规范”,很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根本无法知其所以然,特逐题解释整理如下,以资参考。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文教学 |
抓手,扶手,推手
——阅读指导有“三手”
凯勃司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共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赫尔岑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
标签:
叠词叠音词《声声慢》《水浒传》荷塘月色杂谈 |
分类: 阅读鉴赏 |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叠音词比比皆是。如“翁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底底”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读来似听小溪流水,潺潺涓涓,不急不缓,叮咚作响,美不胜收,妙不可言,真是独具匠心。可见,叠音词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事物的状态,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
一、描绘的作用。叠音词可以把事物的形态逼真地描写出来,即生动形象,又有真实感,还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渲染的作用。叠音词可以渲染气势,突出了描写对象的伟大力量。
三、描摹的作用。用来摹拟声音的象声词重叠,给读音
标签:
杭州形近词词形旋绕回环杂谈 |
分类: 工作生活 |
昨天看电视的时候,字幕上出现了“盘桓”,主持人说的却是“盘亘”,不知是口误所致,还是根本就混淆了这两个词。
“盘桓”读作“pánhuán”,“盘亘”读作“pánɡèn”,二者相差很大,只要读音准确,是不会写错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弄清两个词的词义区别,又被两个词的词形相似迷惑了,误用了形近词。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盘亘”的意思是:“(山)互相连接:山岭~交错。”而“盘桓”的意思是:“❶逗留;徘徊:~终日丨在杭州~了几天,游览了各处名胜。❷回环旋绕:这个想法一直~脑际。”
例句:
❶机场航道客满,我乘坐的飞机机长宣布,在桃园上空盘桓三十分钟。坐我身边的老先生一直抱怨,我说:“阿伯仔!坐飞机这么贵,现在有人免费带我们空中观光,是多么难得的事。”
❷本周的邮市;正如我们在上周的综述里所预料的,行情一直处于盘桓调整
标签:
《滕王阁序》表达效果王勃三江 |
分类: 部分已发表的文章 |
这篇旧文拿来供学生参考之用,别无他意。
《滕王阁序》中“而”的用法及表达效果赏析
李金玉
《滕王阁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大约在
标签:
伶人盛衰俳优伶官传序庄宗杂谈 |
分类: 课文教学 |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探讨史论的一般写法。
标签:
动景垂杨动静表现手法苏轼兰溪杂谈 |
分类: 部分已发表的文章 |
诗歌鉴赏中的动静结合手法例说
下面是2005年全国卷Ⅲ的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本题涉及的是古典诗歌常见表现手法中的动静手法。由于山川景物有动态有静态,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态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态和静态包含了景物存在的全部态势和主要特征,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却容易使文章呆滞,写动态,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又可能失去稳定,因而,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构
标签:
《风雨》树林子响儿贾平凹杂谈 |
分类: 阅读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