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5
《阿尔卑斯山上的离婚》写于19世纪80年代,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将当时社会中充满着度伪和欺编的去撇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个时候离婚可是个禁忌的话题。故事是这样……
阿尔卑斯山上的离婚
罗伯特•巴尔
1约翰•伯德曼是一个常常走极端的人。这本来应该没什么,但可惜,他妻子的性格整个儿是他的翻版。
2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个男人,这世上总会有一个相当合适的女人能和他成家,反之亦然。但是如果你考虑一下:每个人仅有机会结识几百个人而已,在这几百个人之中熟知的只有那么干几人甚至更少,在这十几个人之中又最多只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别忘了,居住在这世上的人有多少个百万,因此显而易见:自地球存在以来,这合适的男人极有可能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他那个合适的女人。。从概率上来讲,这样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也正是离婚法庭存在的原因。婚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妥协,而如果恰好两个个性上互不妥协的人结合了,那就肯定
Unit Ten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其任职演说中提到:与接受高等教育这项权利相伴的是各种义务。
危机时代,大学该扮演的角色
雪莉•M.泰夫曼
1今天,由于长期以来美国人对教育价值的共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一位前任校长哈罗德•多兹1933年在就职演说中曾提到,“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不论对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的投入都是如此地慷慨大方。美国人民对正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抱有一种近乎天真的信念。”这一信念是在这样一个深信不疑的基础上确立的,即美国的活力、它富有创造性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它具有惊人独创力的经济、它的国家安全以及它健全的民主制度——极大地依赖于其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
2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信心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给予大量投资,这些投资明智地将对研究的支持与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结合起来;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无力负担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