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
“科研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一头扎下去可能一辈子都会碌碌无为”我想这是大部分人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当然,出成果是要有一定运气的,但是运气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由不断的努力换来的,总都是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



想象中的科学家应该都是像爱因斯坦或是居里夫人那样发现了个什么理论或是现象然后造福全人类的人,不可否认,这些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是有里程碑意义的,然而的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现在搞科研的人比20世纪初那时候多多了,技术革命可以说天天都在发生,但想在科研上获得成功的条件却一点也没变。看准社会需要什么,哪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弃而不舍的努力钻研依旧是成功的要素。难题,挑战摆在眼前就应该拉开架势与其死磕到底,虽说不一定能解决,但也为将来真正解决它打下了基础。



然而与上面这种拉开架势死拼到底的阵地战不同,“游击战”的方式似乎是更流行的战法,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些人不太喜欢那些需要很长时间也可能解决不了的有价值的问题,却更喜欢见缝插针,找一些潮流中的空档,做一些所谓创新但其实没什么价值的研究。如果牛顿的苹果落下的万有引力定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杂谈

    医患矛盾在目前中国是很突出的问题,什么医院放任病人不管,医生见死不就这样的事情时常被媒体大播特播,不把医生说成是十恶不赦的人媒体就决不会罢手。当然,这些事情的发生谁都不愿意看到,但是这样的大肆宣传,其带来的可怕后果是谁也担不起的。

    首先,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谁也不会故意对患者不好,医生跟患者素不相识,医生为什么要故意不给患者诊治?何况当医生的人,哪个不是抱着治病救人的慈心才会从事这个职业? 况且在中国,医生的工作量是国外医生的几倍,但平均收入还赶不上国外医生的一个零头,说他们不是因为热爱这个职业,不是愿意为患者付出才当医生的,说给谁听我想谁都不会信。

    但为什么在中国,在老百姓眼里,现在的医生个个都是心怀鬼胎,坑蒙拐骗,不干人事的人呢?医患之间最重要的信任为什么会被打破?医生为什么从患者的朋友变成了敌人呢?这其中,不负责任、认不清大局的媒体要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

    我们回想近几年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例如:医生弃病人而去、医生乱用药、医生被患者砍伤、医生被打骨折等等。因为大多数人不是医务工作者。因此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美国

价值观

医学伦理学

生命

执业医师资格

文化

在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学伦理学是其中必考的科目.而正是这一看似简单的科目,难住了不少来自中国的准医生.而这其中的原因便是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与文化差异。



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作为一名主治医师,现在你面对一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他情况危急,你很清楚如果患者这时得不到及时的输血治疗,他很快就会死亡。但是患者却有着特殊的信仰,即绝不接受来自别人的血液。作为医生这时你将会怎么办?

A 尊重患者的信仰,不给他输血 

B 拯救他的生命,给他输血

(正确答案:A)

    我想出于“救死扶伤”这一医生的职业道德,很多人都会选择B。因为在中国的医疗价值观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