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哲学

分类: 二十世纪哲学资料汇编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年)

   雅斯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在海德尔堡、慕尼黑大学攻读法律,后来又在柏林、哥廷根、海德尔堡大学学医。190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海德尔堡大学所属精神病院工作,1913年转入哲学系讲授心理学。1921年担任该校哲学教授。纳粹统治时期,被解除教授职务并被禁止著述。1948年应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1967年加入瑞士籍。

   雅斯贝尔斯认为自然科学与哲学是有区别的:科学追求确定性和普遍性,而哲学不是一种固定的理论,他的内涵来自于个人内在体验和自由的思维活动。

   哲学的目的就是揭示存在。他认为存在是无法被感觉到的,也不能被

标签:

哲学

杂谈

分类: 西方近代哲学史资料汇编

尼采的“超人”哲学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先驱

    “他走向了何方?有谁知道?只知道他消失了。”---尼采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们所热衷的课题,尼采均以最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了。尼采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起点。

    19-20世纪之交,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幸福感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迷失了自我。在新的世界里,人们找不到生活的基础、存在的意义,以及社会的公正、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因此,一些思想家举起了反对理性主义的旗帜,由原来的崇尚科学理性转向对人的研究,从人的内心世界来说明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标签:

哲学

分类: 《哲学通论》摘要

哲学的主要问题

“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哲学本体论具有三重基本内涵: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存在(知识论或认识论);体认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价值论或意义论)。  

1,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统一性    把本体论界说为“存在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这是一种有哲学史根据的通行看法。存在于哲学史上的本体论,它所指向和寻求的“存在”,并非各种具体事物或经验对象的存在,,即不是“在者”,而是总体性的存在或存在的总体性,即“在”的本身。这种“存在”对于思维主体所把握的世界来说,具有“终极存在”的意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