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笔筒鉴赏拍卖收藏文玩艺术品 |
分类: 歷代筆筒古友文庫 |
笔者在一旧货市场购得一件浮雕书法的木质笔筒,为黄杨木所雕,黑色,纹理细腻,高12. 3厘米,底径11.8厘米,口外撇,器型古朴典雅,从年款可知,迄今已有88年的历史。在笔筒上浮雕书法,较为少见,何况字数如此之多,令人惊讶!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落款居然是声名赫赫的“徐世昌”。筒壁浮雕书法16行,每行约7至9字,最少的一行只有5个字。文前有斋名“得耕堂”隶体阳文印章。文曰:“蕴山仁弟嗜右军书,每日治军书之暇,辄临池染翰,烟云舒卷,直登山阴之堂。提戈上马,写经换鹅,兼擅其长,洵艺林中佳话,盾戟间胜事也。顷以素纸来索余书,为临坡公惠州所书归去来辞并跋语,成此长卷以应之。蕴山力追晋唐,而余则不离宋人家法,蕴山得无笑我乎!”款识为“丙辰夏四月水竹村人徐世昌”。
笔筒浮雕共118字,基本上雕满了整个笔筒,留白不多。
经查阅资料得知,徐世昌(1854年至1939年),字菊人,号斋,别署水竹村人,天津人。清光绪十二年翰林,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徐世昌曾于1918年任大总统。从筒壁上看,书法宗苏轼,略有变体,有宋人韵味。展读一番,书卷气扑面而来。雕工精细,点划到位,显然是行家所为。
从上文看,徐世昌和蕴山交情颇深,蕴山向徐世昌索书,徐辄“临坡公所书归去来辞并跋语成此长卷以应之”,蕴山便将此“跋语”刻之笔筒上,以为赏鉴。此书是丙辰年(1916年)所作,此时徐世昌尚未就任大总统,而笔者将此笔筒定名为“总统笔筒”,可当否?
来源: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标签:
笔筒鉴赏拍卖收藏文玩艺术品 |
分类: 歷代筆筒專家學者 |
雕瓷与瓷塑同源,属瓷器的圆雕艺术品。如佛像、仙人、童子、禽兽、瓷陶俑、动物花果象生作品等。制作法有捏塑、范模、印坯等多种制法,并有素胎和色釉加彩之不同。远在史前已出现陶塑,东汉三国时已有瓷塑。宋代吉州窑舒翁、舒姣为瓷塑名家,明代德化窑白瓷雕塑何朝宗为第一名家。其次石湾窑广钧作品也出自名家之手,清代江西景德镇六十四、王炳荣、陈国治亦为瓷雕大家。一般藏家对王炳荣作品比较崇爱,原因是作品精到传世量大,自清代始直至目前仿制品亦多。但真品刻下已是凤毛麟角。而六十四、陈国治作品传世太少,又无仿品,所以不被重视,甚而有收藏者不知有这二位大师。
此件雕瓷素三彩笔筒,高11.8厘米,板口,直径8.5厘米,宽圈足,直径8.2厘米,底刻阳文方章款“陈国治作”四字,全器以黄釉为底,器面上饰雨天垂钓回归图,一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长髯下垂,面容含笑生动,一手扛钓竿,一手提鱼。身前一活泼童子相伴而行,手指前方,爷孙含笑相对,整个图案上佐以山石古松、绿草点缀,表现出垂钓取得丰硕收获,万分喜悦之情景。
此器以黄色釉为底彩,用绿、紫、墨绿彩填绘,板口上还点染成象牙纹理,全器颇似牙雕作品。根据笔筒造型,上口略大,腰部微束,底部略收,符合清三代之物。素三彩是明清两代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为装饰的瓷器。工艺流程是在涩胎上刻好纹样,再行填绘色彩,经二次低温焙烧而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工艺相似。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三色外有添加黑白二彩,但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明代正德朝产品最为精致,清三代极为盛行。
陈国治为清代制瓷名家,生卒年不详。安徽祁门人,善仿象牙、漆器作瓷。《说瓷》称:所作品精细中饶有画意,仿竹木、仿象牙之制,尤其神似,古谓此等釉为仿竹木象牙之釉也。至于仿漆之器,精雕花卉,所涂之釉又极似漆或谓竟有髹以漆者,所作之底部常有阳文刻款“陈国治作”字样。
余从事收藏有年,曾在扬州市场见一残件雕瓷西瓜坛,底部有款识,亦为素三彩,因破损严重,加上当时还不知陈国治为何人,未有收集,遗憾多年。此件笔筒完整无缺,做工精细,图案写实,朴素而不失丽质,乃陈国治大师之精作。当属文房用具之珍品,置之案头,当凭添几分雅气。
标签:
笔筒鉴赏拍卖收藏文玩艺术品 |
分类: 歷代筆筒古友寶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