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把开在新浪网和凤凰网的博客关了,将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统统清零。不管是不是在网络恶评“一怒之下”所为,人们产生了很多的“联想”、“发现”、“莫非”,余秋雨关博若是真能够引发对文化价值观的思考倒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说余秋雨是“华语世界第一文盲”,不是余秋雨的悲哀,是我们这个网络世界、文化领域的悲哀。即使余秋雨再“忍一时”也不会就此“风平浪静”。使一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处于争议的漩涡,对于网民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余秋雨是个文人,一个无职无权无势的文化人,一个个性鲜明的名人,有优点和缺点,自然树大招风,谁能够说清楚他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个人形象定位才不会出问题。余秋雨不是一个政客。他敢自由地说话,敢说自己的话,这大概也是他“个人形象设计、包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一个名人每天一睁眼就要先想到自己的设计与包装,多累啊。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若不谈捐献,就不会出来“诈捐”事件,就不会受到网络媒体一番扫荡。试问,谁去围剿某个官员捐献的问题了!
余秋雨的历史散文《文化苦旅》我仔细读过,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