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埃皮奈

巴黎

卢梭

狄德罗

伯爵夫人

杂谈

卢梭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朋友很少的他格外珍视友谊,但是有三位朋友在后来却成了他的“敌人”,(卢梭把他们看成敌人)这段恩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卢梭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卢梭的第一位朋友便是哲学家狄德罗,作为《法兰西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因此而名垂青史。卢梭与狄德罗在年龄、爱好、身份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人在早年堪称患难与共的知己,当狄德罗决定编纂《法兰西百科全书》时,卢梭鼎力相助,而当狄德罗被捕入狱时,卢梭更是为朋友奔波忙碌。不过狄德罗一生追求理性,而卢梭却是感性主义者。

狄德罗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将狄德罗称作自己的老师

http://s6/bmiddle/5f8948

标签:

杂谈

法国

历史

波旁王朝

就在法国上层为了国王亲政与大婚而忙碌的时候伏尔泰又在干什么呢?凭借《俄狄浦斯》一举成名后伏尔泰便决心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他接连编排了几部剧作,但是都没能重现《俄狄浦斯》的成功。有些颓丧的伏尔泰决心拿出自己的杀手锏,那便是他在巴士底狱中灵感突发的法兰西版“荷马史诗”——《亨利亚德》。

《亨利亚德》是伏尔泰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以模仿希腊神话的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波旁王朝缔造者伟人亨利四世的传奇与伟大。作为业余历史学者的伏尔泰一生崇拜亨利四世,在他眼中这位开国君王的宽容、乐观、亲民、善良是任何一位君王都不能比拟的。为了描绘这位自己心中的大英雄,伏尔泰可谓呕心沥血,花了近2年时间不断修整,决心创作一部能够流传千古的史诗。

但是当他第一次向别人宣读自己的初稿时却受到了批评与怀疑。首先作品的内容太过敏感,对亨利四世的任何亵渎与不敬在当时都是不可饶恕的大罪,而伏尔泰则毫不避讳亨利四世的胡格诺教徒身份,同时在剧作中将天主

标签:

杂谈

法国

历史

波旁王朝

作为黎塞留的继任者,人们很自然的会将马萨林与前任相比较。马萨林与黎塞留与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红衣主教出身,都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独裁者,都是现实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但是在个人评价上马萨林似乎总是比前任差了一大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仲马的小说中看出,大仲马描写的黎塞留狡诈而雄才伟略,将一切掌握在手中。马萨林则是狡猾而虚伪做作,还被主角们戏虐了一番。

从才能上说黎塞留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大才。面对国内外数不尽的敌人,他总能运筹帷幄、克敌制胜,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与野心。而马萨林似乎没有黎塞留的伟大综合能力,他在内政方面政绩平平,财政方面甚至是罪恶滔天,只是外交方面成绩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与同时代欧洲的其他统治者相比马萨林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也只有克伦威尔比他更高)说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并不为过。

本人一直主张历史人物要将他所处的地位与个人品质区别对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