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李虹在最近的一次绩效考核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市场部的一名主管对自己的考核结果不满,向人力资源部投诉,认为同部门的个别同事对自己心怀不满,在3606度反馈时,有报复行为,故意打低分,导致他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往月相比,差别非常大。
“这一投诉让HR处于非常尴尬的困境。”李虹说,“因为这名主管的确在过去二个月与部门的多位同事有过非常不愉快的争执,而且这次他的绩效偏低,也的确与同事给出的低分颇有关联。问题是,同事给出的低分是否与上一次的冲突必然相关?作为HR却无法查证。”
360度反馈的危机
360度反馈融合了来自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四个维度的信息,将员工的优势与发展需求融入到绩效评估过程中,这种做法已经得到了大量企业的认同。但不少HR经理在执行这个工具的过程中,类似李虹的困惑也并不鲜见,“基于同事的反馈在绩效评估过程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主要缘于在掌握一个同事的职业生存决定权时,大多数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心理。”李虹说,“即使一些中层经理人员,在填写360度反馈报告时也会非常犹豫,不愿意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