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更多>>
博文
标签:

杂谈

屈原的“香草美人”喻(原创)

 

 

    屈原的《离骚》里有“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注释里的解释是:“已经说好我们要在黄昏时成婚的,可为什么中途反悔变卦呢?”屈原为什么说要和楚怀王成婚呢?许多学生疑惑不解。

  屈原的诗歌里,常出现申椒,菌桂,芳椒,兰桂,辛夷,白芷,辟芷,薜荔,石兰,秋兰,蕙茝,杜衡,江离等香草香木,也常出现佳人、美人。

 “香草美人”是《离骚》中的典型意象,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来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

(2010-02-26 14:38)
标签:

杂谈

 

 

 

  •     “天府':这里指博大深邃的内心
  • “葆光”: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  人本身具有外观和内视两种能力: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视野有多宽阔,其观测内心的深邃度就会有多深,此之谓天府葆光

 

  •      庄子说:需要“心斋”——用心、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