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6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0-06-14 2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山随笔

自从我搬进4号楼,跟两位楼管阿姨认识已经2年了。不知不觉,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次从外边回来都要进值班室跟两位阿姨聊会天。我跟阿姨那点事儿,今日总结一下,真是其乐融融。。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山随笔

上课无聊,遂掏出P5,附于耳际。偶听得李玉刚之《新贵妃醉酒》。顿有所感,信笔涂鸦,《悼玉环》一首,聊以自娱,聊悼玉环。

 

悼玉环

宫羽云裳舞半开,兵戈惊诧玉颜改。

云垂堕马雀钗斜,玉搔慌落金殿台。

剑门关外冷风紧,马嵬坡下别君难。

云起袖舞天地窄,但得一饮醉王怀。

爱恨两亡人不知,来生莫见帝王冕。

华清池语仍犹在,菊花台影映月来。

 

注解:

伴着宫羽的旋律,为君舞动云裳刚至一半,忽然安史作乱,兵戈四起,惊诧了玉人的欢颜。

惊慌之中,发髻垂落,好像从马上坠落一般,金雀钗也斜了下来。但是这些我都不在意,只是君王送我的玉搔头被遗落在了那金殿的台阶上。

即使你不再是君王,但是只要与君在一起,我就不怕剑门关外那刺骨的寒风,而我最怕的却是与君分离。

云裳再次舞动,就让我跳完那段君王最爱的舞吧。因为这是此生为

(2010-05-06 21: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山随笔

鲁老爷子抛下一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后,便撒手人寰。要说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老爷子可算是在临死之前着实造孽了一把。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这句话实在害人不浅,通常被害者为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在沉默中感到压抑,闻得此话,如获指南,为了打破沉默,便在苟延中爆发式的残喘了一息。诚然,勇气可嘉。但据调查显示,对于那些不主动沉默的人,等待他们的结果将是被沉默。对于残喘动静太大的人,甚至是被永远沉默。如此一来,则断不如维持之前的“苟延残喘”来的划算。这是鲁迅给害的。

第二种人虽然也在沉默中感到压抑,但相比第一种人,明显勇气不足。于是,他们为摆脱沉默选择了灭亡。由此可看出,“爆发”比“灭亡”要可怕的多。从五楼到九楼,更有淡泊名利如“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者,直上十一楼。显然,灭亡的程度越来越彻底,姑且也算做人类的一种进步。

然而幸运的是,这两种人毕竟只是少数。对于鲁迅给出的“不向左,即向右”的死胡同,深谙“中庸之道”的大多数“聪明人”奇迹般的开辟了第三条路,虽然前方没有路,但是聪明人多,也便有了路。

毕竟“好死,赖死,都不如苟活着”,只有

(2010-04-19 2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山评论
凤舞翩翩,四海求凰。

有佳人兮,天水一方。

相随以期,登垣以望。

寻不得矣,三匝萦梁。

凤,飞上九天,欲去寻凰,可是,浩瀚苍穹,茫茫烟水,她会在哪方?想起与她形影相随的愿望和与她约定的归期,不由焦急,相信她此刻也必将等上残垣,将我盼望,可是我却迷失在了远方,寻她不得,无奈在天空盘旋,却找不到栖所。
标签:

裁缝

大二

大捷

掎角之势

保尔

杂谈

分类: 海山随笔

《裁缝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海山斯基

小序: 

人生没有回忆便不算完整。

     如今已经濒临毕业,我一直在想,当我走出校门那一刻,转身,回想,总结,并试图用笔记录下我这四年大学生活的时候,该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呢?沉想之时,一丝灵光闪现,于是便有了这部短片纪实小说《裁缝是怎样炼成的》。

 

一部成裁史,满把辛酸泪。。。。。。。

 

题记:裁缝赋

 

滚滚坯布东逝水,剪刀成就英雄,裁衣成败转头空,渔樵白发缝纫机上,还有俩个袖子没缝。。。。。。

    一壶浊酒喜完工,古今多少布,能秀T台中?

  

 

标签:

文化

分类: 海山思想

关于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我近日突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合纵与连横本身其实并没有孰高孰劣之分,苏秦其实并不是败给了张仪,而是败给了孔子。

合纵即“与邻为友,共御远敌”,连横即是“与邻为敌,远交近攻”。

之前,我一直不解其中奥妙,为何周围都是朋友的六国却败给了一个周围都是敌人的秦国呢?

直到近日孔子的一句话才让我大惑初解,那便是: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了这里,“真凶”方才浮出了水面,那便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平均主义!

据查,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而秦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那么粗算一下,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中国已有了近300年的历史。那么我说孔子是“元凶”也便不是无中生有了。

其实,六国失败的原因再简单不过,那便是“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更何况他们当时是六个和尚。

中庸之道其实潜移默化了人们一种“平均主义”,孔子强调“过犹不及”,那便是“更好不如正好,正好

(2009-11-05 22:31)
标签:

情感

分类: 海山随笔

 一 问:为什么我的生活缺少快乐?

   答:因为你总是付出的少,计较的多。心胸不够开阔!高尔基曾对我们说:“给永远比拿快乐 !”

 二 问:为什么我会时常感到寂寞?

   答:因为人们总是来了又走,不肯停留,而注定了你此生一个人活!

 三 问:为什么我没有充实的生活?

   答:因为你总是做的少,想的多。万事等待,明日成蹉跎!!

 四 问:为什么鱼与熊掌总是不能兼得?

   答:有些事情不能强迫,何必烦恼?起码我们曾经拥有过!

 五 问:那另我骄傲的青春如今所剩几何?

   答:虽然岁月无情的划过,但斗志不减,你会永远年轻快乐!

 六 问:放其走,不舍。使其留,难过。汝之奈何?

   答:与其为难,不如顺其自然。努力去寻找一个人的天空海阔!

 七 问:前方道路何当如此曲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