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5-11-14 10:42)
分类: 散文游记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4日  )记者 姜 峰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51114/1447443498812_1.jpg

  图为在褒河大坝上遥望褒斜古道南端的褒城镇。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蜀道难

  李 白(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

标签:

文化

分类: 古典诗词

李 白

标签:

杂谈

分类: 湖湘旧影
http://cswb.changsha.cn/resfile/2012-12-30/A07/A0b010.jpg
  这是双峰县大地主刘敏吾的庄园——体仁堂,体仁堂占地50亩,有九进十八厅,360间房子。
                                        ----长沙晚报 2012年12月30日
(2012-10-28 22: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楹联大观

1、     山门

横额:古开福寺

紫微栖凤,碧浪潜龙。

2、     天王殿

横额:真阿兰若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

法界无双地,华严不二门。

(民国十三年秋月)

佛本无生信陆象水龙百转劫灰终不死,

我来访旧看紫微碧浪千秋景物此重新。

(衡山赵宗献敬书)

3、     大雄宝殿

外A、(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仲秋月)

溯周召占宝气以来道法渊源久兴灵山施妙化,

从汉明梦金人而后殿堂林立长令率土仰高风。

外B、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外C、龙降虎伏镇禅身,首借得传家宝璐,救世金刚,暗消除华厦氛祲(jin),紫盖芙蓉来现佛,

鸟革翬(hui)飞张慧眼,若种遍拥座莲花,荫门珈叶,应恍惚会春烟景,碧湖杨柳定留人。

内A、千年常住总还吾,湘楚山河,纵浮云苍狗浩劫,红羊棋局逐枰翻,任他巧者黠者忌嫉者倾轧者,种种恶孽相缠,须知成败兴衰即牵连地水火风搘(zhi)拄悉凭龙象力;(民国十二年夏历癸亥

标签:

转载

分类: 楹联大观

 

 

宋渐元题浏阳谭嗣同墓------

(2011-10-02 11:31)
标签:

文化

分类: 湖湘文史
    岳麓山位于长沙西郊,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南北朝时的《南岳记》就提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由此得名。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护,连峦叠峰数十公里,山中石骨巷秀,树木葱郁,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所以,自古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要到这里游赏,从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与文化故事。到宋代,随着潭州讲学之风的盛行,岳麓山更是胜友如云,张、朱熹等人经常留连山间,感慨“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使岳麓山文化色彩更加浓厚。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

(2011-01-03 14:2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游记
                      陈勇进

  武陵源在湖南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提起武陵源,人们会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的“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陶渊明出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寄托,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人劳动,和睦相处的情景。
    现在,我记述的,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这地方,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处各具特色的景区组成,方圆有三百六十九公里。亿万年前,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岁月悠悠,经过无数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砂岩、峰林、峡谷,从而有了奇峰耸立,溪水环流的独特景观。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有“黄山归来不看山”的名句。黄山有座笔架峰,峰顶有松树一株,蔚为奇观。我们一行在武陵源看到那矗立的峰峦,由底层
(2010-12-18 11:43)
标签:

陶汝鼐

隆兴庵

康熙县志·方外

明朝

周堪赓

文化

分类: 散文游记
    阳光明媚,友人邀约去隆兴庵走走,欣然应诺。

    枫木桥人说到隆兴庵去,你可别以为一定是去庵子里礼佛,因为隆兴庵已然是一个地方,是一座山,是一个村民小组,隆兴庵者,地以庵名而已矣。

    记得我第一次到隆兴庵的时候,山上既无庵堂,亦无菩萨,只有一些残砖瓦砾,像不时提醒着此间或许曾是一个佛教道场。

    隆兴庵早先当然是有庵的。《康熙县志·方外》称:“隆兴庵,去县西八十里,在河坞之高峰”,“有香火田二十亩”。《民国县志·释道录》亦称:“隆兴庵,宋建,在县西八十里。”民国县志上所录佛教寺庙达150处之多,二十亩香火田的隆兴庵从规制上看当算不得很大的。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有两位明末重量级的先贤与之结缘,便使我不得不肃然起敬了。他们就是以气节名重一时的周堪赓和被誉为诗、书、文“楚陶三绝”的陶汝鼐。

 

(2010-02-17 16:46)
标签:

村落

门头

古民居

青砖

天井

腊园

文化

分类: 散文游记

近日,宜章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来到距县城南60公里白沙圩乡调查时,在地处莽山之麓的腊园村,发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大面积清代古民居。

 腊园古村有山有水,自然风景极佳。一幢幢古老的民居散布在乐水河的上游,它们依赖这自然的山与水,有的临水而建,有的依山而造,按照实际生活的要求,也寻求风水学的原理,精心地规划自己的村落。

 

(2009-04-10 22:09)
标签:

旧迹

松林

苏东坡传

操坪

旅游

分类: 散文游记

       冬日晴暖,正好去惠州看看苏东坡谪居的山间林下,打电话邀上几个朋友,大家一听,都赞成。

    我之所以想去看看苏东坡,一来是之前在中南大学讲了一课,题目就是“学会艺术的生活”。其中讲到从屈原到苏东坡,是中国智知阶层审美人格走向完善,有东坡30来岁时写给他弟弟的一首诗为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说的是要把人生的得失计较看淡点,保留一个通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晚年,苏东坡被贬到惠州,朋友问他作何感想。他说自己好比惠州人,进京赶考没考上又回来了。人就要这样,自宽自解,何必去寻那个烦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