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翁不老2010
老翁不老201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22
  • 关注人气:2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趵突泉

双御碑

康熙

乾隆

游记

分类: 旅游

观赏趵突泉畔的“双御碑”

 

http://s2/mw690/001Ixbhoty6GBbJr1Rfc1&690“双御碑”局部

    观趵突泉必观“双御碑”。清王朝康熙皇帝南巡亲临趵突泉,留下了墨宝“激湍”二字;时隔有年,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又一次来趵突泉赏玩,并且有感而发,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一首。祖孙两代皇帝手书的圣迹融于一碑石,又立于昼夜不舍喷涌的趵突泉畔,名泉圣迹,可谓天下仅有。

奇特“双御碑”有何来历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乾隆一场梦境幻化而来的,故事是这样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御驾南巡时,曾到济南趵突泉畔驻跸游览。当时趵突泉喷涌的宏伟景观,不但令乾隆皇帝赞赏不已,而且趵突泉的水质清冽甘甜可口,深得皇帝钟爱,故而他就令侍从,把从京城带来的供沿途饮用的玉泉水,全部换成了趵突泉水。同时,乾隆皇帝还御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二十三年过去了,到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经过多年的文治武功,国家呈现出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的景象。这年的仲夏,乾隆忽然思念起趵突泉来,就率领一众随从,自京城浩浩荡荡连夜直奔济南而来。

    乾隆再游趵突泉,在前呼后拥中,观趵突三窟轮涌,品泉水沏的香茗,又游览了泺源堂、娥英祠、沧园,以及柳絮泉、金线泉等一应泉景,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此时日近午时,红日高照,骄阳似火,暑热阵袭,乾隆仍然兴致勃勃。再往前行,忽然面前呈现出一宏伟阁楼,坐南朝北,前面出厦,落地槅扇,红柱花窗,门匾额是“白雪楼”三字。乾隆笑曰:“此乃明代李攀龙读书寓所也。”进得楼内,见里面御坐龙榻等用物一应俱全,原来内侍本就打算让乾隆在这里歇息,故备好了一切。乾隆坐定,笑道:“都说李攀龙诗领‘后七子’,依朕看,其白雪楼临泉听水,置若仙境,恐怕也要领‘后七子’住所之先了吧。”接着又道:“只是李攀龙身为济南人,却无留下像样的咏泺泉诗,甚是可惜。”这时,一阵困意袭来,乾隆哈欠连天,便去龙榻歇息。乾隆游玩乏了,头一触枕,竟立刻进入梦乡。

    乾隆睡梦中,就来到一个去处,像是紫禁城,又像是小时侯居住过的雍王府,还像是趵突泉畔。乾隆非常惊奇,正自诧异,忽觉有人在面前拦住去路,抬眼一看,却是圣祖康熙。不禁惊喜,便连忙跪地磕头:“皇爷爷一向可好?弘历给圣祖皇爷爷请安!”此时康熙并不答话,却是面沉似水,眉头紧锁,目带嗔意地逼视着乾隆……乾隆一惊,从梦中醒来。

    乾隆醒来,回想方才梦境,颇觉有异,暗道自己平时很少梦见圣祖,今日游览趵突泉,为何梦遇圣祖嗔怒,难道自己行为失检?乾隆这一揣度,忽然想起前天山东曾有折报,报济南自去冬以来滴雨未下,大旱成灾,民不堪苦。想到此,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战!心想,地方重灾,黎民遭难,身为天子不思为民分忧,反有心思游玩山水,难怪圣祖嗔怪。

    此时,乾隆好生后悔,怪自己不该此时来济。乾隆毕竟是位聪明圣君,就立刻召见随臣及地方官员,说道:“朕来济南,非惟观泉。济南久旱,朕要在泺水亲为黎民祈雨。”而后,乾隆当众挥毫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以代祈雨文告。

    诗云:“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喷珠屑玉水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锺吕子。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过桥堂室恰三楹,研净瓯香铺左纸。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享恐非礼。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

    诗毕,乾隆令置香案于趵突泉边,遂带一班臣下顶礼膜拜,祈求上天怜民,普降甘霖。

    乾隆祈雨,一番仪式轰轰烈烈不久,天空乌云骤卷,竟真的下起了倾盆大雨。于是官民齐颂,都道乾隆真龙天子,圣恩通天,乾隆自然十分喜悦。是夜,乾隆又做一梦,梦见似在儿时,由圣祖康熙带领,在京城南苑猎兽,祖孙两个策马疾驰……

    第二天,山东巡抚来见,奏报:“昨日大雨,济南旱情解除,济南民众感万岁祈雨圣德,欲将万岁《再题趵突泉作》诗文碑刻于趵突泉岸,以让后世永记圣恩,请万岁恩准。”乾隆暗想,泺泉祈雨,原是圣祖托梦示训,圣祖之德不可忘记,就说道:“趵突泉畔原有圣祖手书‘激湍’碑刻,今朕有微德,也是圣祖教诲,又如何敢与圣祖并肩比立。然百姓之意难却,可将文句刻于圣祖‘激湍’碑刻之背,以示承前启后之意。”于是,山东巡抚遵旨而行,趵突泉畔才有了这举世无双的“双御碑”。

    如今立于趵突泉边的“双御碑”有两处,御碑原件在趵突泉北“泺源堂”后的“娥英祠”院内,院门楣上有乾隆手书的“孕鲁育齐”的横匾。珍贵的“双御碑”原件被玻璃所罩,加以保护,碑的正面是康熙所书的“激湍”二字,背面是乾隆的诗文《再题趵突泉作》原文。碑旁有“双御碑”说明牌,中英文对照。另外一碑为原碑的复制品,却比原碑高大,立于趵突泉南部,白雪楼之北,面对“洞天福地”牌坊,特别醒目。

    在观赏碑文时,如果你是细心人,定会发现,康熙所书“激湍”二字中的“激”字,中间却用了“身”。其中有何深意呢?笔者斗胆揣度,原因有二。其一是古代名人对字的书写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十分规范。其二,康熙为趵突泉题词,一定不会马虎,是很慎重的,这个带“身”的“激”字,是有极深含义的。作为一国之君,夙兴夜寐,日理万机,千头万绪,危机四伏,犹如身处激流漩涡之中。康熙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又是一位有作为的明君圣帝,趵突泉的“三尺不消平地雪, 四时尝吼半空雷”给了他启发,在“激”字中用上“身”字,是不是给自己和后人暗示着什么呢?

 

http://s2/mw690/001Ixbhoty6GBbWaYlX71&690“双御碑”背面


http://s9/mw690/001Ixbhoty6GBbZWZkId8&690“双御碑”背面乾隆诗文局部


http://s2/mw690/001Ixbhoty6GBc4Dxol31&690“双御碑”正面康熙题字


http://s12/mw690/001Ixbhoty6GBc7XYPVdb&690“双御碑”对着的洞天福地牌坊


http://s11/mw690/001Ixbhoty6GBcdRAjU4a&690凌驾于趵突泉池上的泺源堂前廊

http://s5/mw690/001Ixbhoty6GBchhWrac4&690“双御碑”原件

 

http://s13/mw690/001Ixbhoty6GBd2PP9W5c&690乾隆题娥英祠院门门额“孕鲁育齐”

 

http://s3/mw690/001Ixbhoty6GBd5Xgfo12&690

白雪楼

 

阅读    收藏 
标签:

沂蒙山的传说

莲花

七十二崮

杂谈

(沂蒙山的传说)            七十二崮的传说

 

    沂蒙山的地形特点以“崮”著称,像孟良崮、抱犊崮等,著名的就有七十二崮。“崮”是怎样来的呢?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沂蒙山区有座莲花山,莲花山向北不远有处很大很大的松树林,松树林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这一天正巧吕洞宾和铁拐李经过此处,赞叹道“好个林子”,说罢走进松树林,在一块石光连上坐下歇息。他二人在石头上画了个棋盘,就下起棋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二人正杀得难分难解之时,忽听得“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漂亮女子跌跌撞撞地向他们跑来。

    原来这女子名叫莲花,是个穷人家的闺女,却长得眉清目秀,如花似玉。被县官的浪荡公子恶少看上了,欲抢为妾,莲花不从,逃了出来,恶少就在后面追赶。二位仙人心生怜悯,铁拐李就让姑娘站在一个凹汪里,吕洞宾随用手折了些松枝抛向姑娘,松枝立刻变成了许多翠绿的荷叶和亭亭玉立待放荷花,把姑娘掩映起来。

    那恶少追到近前,不见了莲花姑娘,就对二位仙人恶语相加:“老东西,快把那小女子给我交出来!不然的话,少爷我就不客气了……”两位仙人冷笑了两声,不予理睬。那恶少怒火中烧,举刀便劈,铁拐李举拐一磕,那刀“嗖”的一声飞得不知去向。那恶少手里没有了家伙,自知遇到了强人,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噗咚一声跪在两位仙人面前求饶命。两位仙人把他教育了一番,恶少就灰溜溜地逃命而去了。

    这时,吕洞宾朝莲花姑娘藏身处一招手,荷叶与荷花立即消失,荷花姑娘如出水芙蓉,愈加俏丽。她向二位救命恩人疾步走来,当她来到大石光连前,二位仙人却不见了。莲花姑娘十分吃惊,就把棋子一颗一颗捡在兜里,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颗。姑娘兜着棋子奔出松树林,一边呼喊着“救命恩人,你在哪儿?”,一直登上南边的大山顶,也没有见到恩人的影。

    姑娘手捧棋子,望眼欲穿。忽然,天上祥云朵朵,霞光万道,一阵大风刮来,那七十二颗棋子飘飘扬扬,散落在沂蒙的众山顶上,形成了七十二崮,莲花姑娘也变成了莲花仙子,此山人们就称为莲花山了。

 

(附图:抱犊崮)

 

http://s10/bmiddle/5dd461fahbfa9aa047c89&690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抱犊崮

阅读    收藏 
(2011-07-26 09:28)
标签:

济南

黑虎泉

故事

杂谈

                                  黑虎泉的故事

 

  夏日炎炎,闷热难耐,我晨练时来到黑虎泉畔。绿树浓荫,泉水喷涌。接泉水的男男女女熙来攘往。清澈的河水中,泳者在尽情地亲水和戏水……蓦然间,三个活龙活现的石雕虎头映入眼帘,它们正张大巨口喷涌着瀑布般的泉水。这就是黑虎泉。原来黑虎者,千百年来,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济南有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百十来口人。村头有一个泉眼,有碗口粗,水清澈地像个明镜。“咕嘟咕嘟”地冒个不停。村里人洗衣淘米,煮粥做饭,全靠这眼泉子。日子过得太平祥和,大伙就给这泉取了个吉利的名字,叫太平泉。

  可惜这太平日子并不长久。有一年早春二月,风和日丽,暖意融融,一派大好春光。正午时分,骤然间乌云满天,狂风大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突然,闪电划过,一道霹雳把天劈为两半,一条青龙张牙舞爪地从天而降,一头扎进了太平泉中。从此,这个小村庄就没了太平。

  青龙霸占了太平泉,经常兴风作浪,扰得村民苦不堪言。有的年轻女子到泉边洗衣服,竟被青龙劫去!渐渐的,人们宁可多跑几里山路去山泉打水,也不敢再用那太平泉水了。

  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屈从了青龙的淫威,时常备好牛羊果品,到泉边焚香祷告,央求青龙体恤民情,保一方平安。

  村里有户姓李的人家。李家婆娘四十多岁生了个男孩。这孩子长得像黑炭似的,李老汉给他取名叫黑哥。黑哥从小力大无比,胆大心细。长大了以后膀大腰圆,身高八尺,人人见了都夸他是条好汉。李家有个邻居刘寡妇,她家有个独生闺女叫虎妹。这虎妹长得眉清目秀,心灵手巧。虎妹和黑哥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形影不离,好得就跟一个人似的。

  黑哥十二岁那年,村里人为了祭青龙,杀了他养的一头小黄牛。这牛是黑哥从小喂大的,杀了它无异于剜了黑哥的心头肉。他从此恨透了青龙,立志要把恶龙除掉。

    这天又是一个祭日。黑哥来找虎妹,却看到虎妹正在院子里痛哭。原来这回的祭品是虎妹养的两只小山羊。黑哥一把抓住虎妹的手说:“虎妹,别哭了!等俺练好功夫,一定把恶龙杀掉,替小山羊报仇!“

从此以后,黑哥就天天习武,虎妹总在一旁陪伴。有一天晚上,黑哥在睡梦中,突然眼前一片金光,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走到他床前,说道:“小伙子,你真有决心杀死恶龙吗?”黑哥说道:“俺有决心!还望您老能指点迷津!”老人拈着白胡子,连连点头,说:“好!有决心就好!我就是千山佛祖……”“千山佛祖?啊,佛祖,请受弟子一拜!”说罢,黑哥连叩三个响头。“好,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每天三更,你就上南山山腰找我,我授你武功!”

 

    从那以后,黑哥天天三更上南山,五更才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此黑哥练就了一身武功。这时,黑虎的父母和虎妹的娘也为他俩定下了终身,可黑哥和虎妹坚定地说:“恶龙不除,绝不成亲!”。

  这天三更,黑哥又上了南山,佛祖突然解下身上的龙泉宝剑交与黑哥,说:“快回去救虎妹,今日就是你和恶龙决一死战的日子!”黑哥立即向村子奔去。刚到村头,便听见虎妹大喊:“黑哥快来救我!”恶龙抓了虎妹正要走,黑哥拔出宝剑就朝恶龙砍去。恶龙丢下虎妹,闪过宝剑,掉头就朝黑哥扑来。一时间,只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黑哥越战越勇,青龙也不示弱,口吐白雾,张牙舞爪,向黑哥头顶压来。虎妹眼看黑哥躲闲不及之时,急中生智,抓起身边的一块白石头就朝恶龙狠狠地砸去,不偏不斜正中恶龙的眼睛,恶龙疼痛难忍,一声怪吼,扎进了池底。那块白石坠地,化作了一股清泉。

  黑哥这时赶到泉池边,一个猛子扎了进去,与恶龙进行殊死决斗。这时,只见泉池里水花四溅,波浪翻天。大约战了三百回合,恶龙因伤体力不支,战不过黑哥,妄想逃窜,就“呲”的一声窜出水面。说时迟那时快,黑哥飞起龙泉宝剑“嗖”的一声插进了青龙的咽喉。青龙哪顾疼痛,没命地向南飞去。逃了没多远,就一头栽了下去,立即化作一座青山,就是今天济南的青龙山。

  虎妹站在泉边,看到黑哥一直没有浮出水面,但见鲜血染红了泉水。“黑哥啊,你等着俺,你等等俺呀!”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虎妹纵身跳进泉中!接着,只听“轰轰”两声巨响,立刻又冒出了两股泉眼,哗哗的泉水喷薄而出。

  人们为了纪念黑哥和虎妹,就把太平泉改名为黑虎泉。而那块白石化成的泉,就是今天与黑虎泉隔河相望的白石泉。

 

http://s6/middle/5dd461faha8eee784a055&690

                     虎头接水,亲密接触

http://s5/middle/5dd461faha8eeeadcd0b4&690

                       黑虎泉——原来的太平泉

http://s13/middle/5dd461faha8eeed833cfc&690
                            戏水


http://s13/middle/5dd461faha8eef0f9f82c&690

                                    接泉水

http://s16/middle/5dd461faha8eef4ac51bf&690

                           自行车上的活动压水机

http://s6/middle/5dd461faha8eef7c90475&690

                          白石泉桥

阅读    收藏 
标签:

书画家

韦排翔

育桃李

杂谈

             退休书画家韦排翔  老有所为育桃李

 

                                    http://s1/small/5dd461faha1640c123310&690

                                          韦排翔

    我清明回乡,应教育战线上的老同事、原方城成教中心校长、著名书画家韦排翔的邀请,参观了他们创办的“费县书画艺术学校”方城分校。

  韦排翔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青岛海韵金石书画院特聘画师、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县老年书画协会理事。他退休之后,为弘扬民族书画艺术,培养青少年人才,和著名书画家王光金、季朝中等人创办了“费县书画艺术学校”。该校是教育部门批准、物价部门审核发证的费县唯一一处培养书画艺术人才的学校。学校办学规范,制度健全,管理严格,教师专业,教材自编。办学宗旨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有提高,三年见成效。学校自创办以来,成果突出,先后培养了近千名少年儿童。2009年在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中,有54人获奖,该校被评为“全国书画培训先进单位”。20106月,在全市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公益大赛中,该校报送的49件作品全部获奖,少年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2名。小学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26名。

  韦排翔在书画艺术学校担任业务校长一职,由于成就突出,在建国60周年之际,被授予“沂蒙书画名家”和“当代沂蒙最具发展潜力书画家”。他们的书画艺术学校被确定为“中国书画院.美术教育基地”。

  人的一生是付出的一生,更是奉献的一生,这就是人生的真谛。老友韦排翔退休不停步,老而追求更弥坚,在书画艺术园地里,辛勤育桃李,用双手托起一个个明天的太阳,展现的是一个老艺术家的广阔情怀,为我树立了学习的光辉榜样!(附有关图片)

 

            http://s1/middle/5dd461faha1642c8ee140&690

                         万花雪中天下春(韦排翔画

       http://s13/middle/5dd461faha1666a82b0ac&690
                           老师作品


             http://s16/middle/5dd461faha1667030309f&690

                             季朝中书法

              http://s2/middle/5dd461faha16672077461&690
                             韦排翔画


                http://s13/middle/5dd461faha16673cd2aac&690
                               学生作品


http://s10/middle/5dd461faha16676516f89&690
                                            获奖学生


                 http://s2/middle/5dd461faha16678841d11&690
                                           学生作品


http://s12/middle/5dd461faha1667bdb1b3b&690
                                        学生部分习作


http://s7/middle/5dd461faha1667decab76&690
                                      获奖的部分学生


 

http://s11/middle/5dd461faha166b25a680a&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颜真卿故里

农民书法

摄影图片

杂谈

说说我们的农民书法研究会和我拍摄的部分图片

 

 书法文化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独有。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了毛笔,都用毛笔写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故书法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

 就书法组织机构而言,全国有国家级书法家协会,省市有省市级书法家协会,县有县级书法家协会。而我们生活在山乡农村的老年人也建立了一个名为“真卿书法研究会”的书法组织。

 为何冠以颜真卿的名讳呢?因为颜真卿的祖籍就在我们这里,名为“孝悌里”,他的先人,生于此,葬于此。真卿故里的老百姓历来就有酷爱书法的好传统,书法爱好者比比皆是。1998年老人节我们“夕阳红”通讯组成立,成员不少是书法爱好者。三年后,经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倡导,200210月成立“真卿书法研究会”。

 领导既欢迎,又重视。腾出临街税务大厅作活动室,郑重其事挂了 “方城镇夕阳红通讯组”、“方城镇真卿书法研究会” 两块牌子,扩大影响,吸收爱好者。成员有93岁的老农民,有七八岁的小学生。成员分不到周边三四个乡镇的农村近100名会员。

 开办讲座,举行展览,组织观摩,外地取经。多年以来,不少书法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县各级举办的书法展览的金、银、铜奖10多项。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培养了一大批农民书法爱好者和农民书法家。

 庄文杰,76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环保世纪行,情系中华”全国书画展金奖获得者。

 庄啸石,82岁,农民,县书法家协会顾问,全国老年书画展金奖获得者。

 孙振吉,84岁,农民,真卿书法研究会顾问,被誉为“蒙山一支笔”。

 张秀宝,77岁,农民,被誉为“铁匠书法家”,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颜真卿全国书画大赛银奖获得者。

 李如传,68岁,农民,被誉为“种田能手书法家”,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郭运三,60岁,农民,被誉为“书法专业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年受雇书写牌匾和书丹碑文的工作。

 李振高,67岁,农民,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老年书画展览书法第二名获得者。

……

      

 

                        农民“真卿书法研究会”发起者

 

        

                              老年活动中心挂两个牌子

           

                      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


            

                                   写横幅


            

                         中国书协原顾问谢云题词


             


                     中国书协评审委员张继挥毫作指导


             

 

    《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武春河(中)与农民书法家合影


             


                      山东卫视记者采访农民书法家


                           

 

                 “铁匠书法家”张秀宝挥毫拨墨


                           

 

                       农民书法家在练笔

            

 

                农民书法会会长庄文杰及其书法作品


               

 

                       参观农民书画展览

              

 

                         观看自己的作品

             

 

                       点评创作的书法

             

 

                     在百米长卷上挥毫泼墨

             

 

            武春河、谢云在真卿故里参观指导农民书画展

             

 

                     武春河的题词:艺无止境

             

                     谢云的题词:翰墨忠烈


             

 

                       农民书法作品之一

                          

 

                  农民庄啸石和他的“一笔寿”

             

 

              “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合影


             

 

          农民书法研究会正、副会长庄文杰(右)韩福春(左)

           同获书圣文化节“羲之杯”书画展银奖和优秀奖



 

阅读    收藏 
标签:

采访

央视

主持人

陈志峰

文图

杂谈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志峰采访记

 

 

                                  

                                        陈志峰

     中央电视台创建的《夕阳红》栏目,是专门反映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服务的节目,据说在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中是唯一的一档子老年节目。《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像张悦、黄薇、陈志峰等人,他(她)们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他(她)们不仅敬业,而且对老年人充满爱心,是人们公认的敬老儿女。

 

 



                  三位嘉宾(自左至右:张秀润  荣士友  张学奎)

 

    我们“夕阳红”通讯组的三位白发编外记者(荣士友、张学奎、张秀润),应邀在160期《相约夕阳红》演播室做访谈节目时,由陈志峰主持,这给了我们采访主持人陈志峰的机会。我们之所以想要采访陈志峰的原因,一是因为陈志峰是中央电视台《相约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他在做节目时,和嘉宾面对面地交谈,十分亲切,对老年人特别有感情,备受人们的欢迎。二是听说他还是一个有名的孝子。所以我们商量决定,利用在演播室做节目时的机会,就关于他敬老爱老的话题采访他。以下就是采访的实况。

 

 



              演播室采访现场(站立摄影者为荣士友)(视频截图)

……

    陈志峰(以下简称陈):以上我提了很多问题,我们不是交流吗?下面……(还没等陈志峰说完,张学奎就接上了话茬。)

    张学奎(以下简称张):我向你提个问题。

    陈:(反问的口气)向我提问题?

    荣士友(以下简称荣):是啊,我们是“夕阳红”通讯组,要采访你。

(陈志峰略显吃惊。这时,演播室的观众,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演播室内,嘉宾采访主持人。都感到十分新奇,就热烈地鼓起掌来。)

    张:咱们《夕阳红》栏目和在座的各位观众朋友,都十分关心老年人的事情。请问主持人,你今年有多大年纪?

    陈:(有些不好意思、局促不安的样子)我,我今年40出头啦。

    张:40出头啦。(这时,荣士友手拿照相机站了起来。)

    荣:我要拍些照片。

    陈:(有些吃惊的样子。因为有规定:演播室内不准拍照)你还要照相啊?

    荣:是的。我们“夕阳红”通讯组是要写通讯报道的。(这时,开始拍照。)……

    陈:(停顿了片刻)你别说,别人采访我的时候,我也真有些紧张!(观众鼓掌)

    荣:(边拍边说)采访照常进行。

    张:请问,你有几个孩子?

    陈:就一个孩子,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只有一个孩子。

    张:就一个孩子。如果是双胞胎不就是两个孩子吗?(观众大笑)请问你第一个问题,你对你的父母是怎样孝敬的?(陈志峰显得有些为难,观众却热烈地鼓起掌来)

    陈:(沉默了片刻)在家里我是老大,我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为我的工作比较特殊,不能像我的弟弟妹妹那样经常和父母在一起。怎么办呢?我就在其他方面多做些补偿,如在经济方面多帮助一些。没有时间,就常给我父母打打电话问候问候,我觉得表率作用很重要。(掌声)

    张: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你说的这些还不错咧。

    陈:感谢得到了你的肯定。(观众鼓掌)

    张: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二个问题,请问你有没有惹你父母生气的时候?(观众很感兴趣,掌声不断)

    陈:说起这个问题,我小的时候惹父母生气的事特别多。例如打架呀,逃学呀,撒谎呀……但是自从我正式独立以后,没有再惹父母生过气,没有生过大气,这个我可以敢保证。

    张:这就好。(掌声)你对你的父母很孝敬,第三个问题我想问你,你对你的儿子是怎样教育他,不但孝敬他的爸爸妈妈,还要孝敬他的爷爷奶奶的?

    陈:我父母过生日的时候,我一定带着我的儿子去。……这样您满意吗?

    张:很好。

……

    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在采访中只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还了解到,陈志峰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尊敬长辈的家庭教育。他小的时候就懂得,把好的饭菜让给在外面辛辛苦苦工作的爸爸吃。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吃饭时他把分给他菜中的肉,舍不得吃,就装在肚兜的小口袋里,拿回家去给妈妈吃。他不但知道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主动照顾邻居老年人。有一次天下大雪,邻居老太太要出去买馒头,陈志峰怕老人滑倒摔着,自己就出去给老人买回了馒头……

    陈志峰参加工作以后,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工资拿出来,给父母装修了房子。好让父母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安度晚年。陈志峰对自己的父母是这样,他对别人的父母也同样充满爱心。陈志峰有时候下班开着车回家,路上前面如果有老年人,他从不按响喇叭催促。他知道,老年人的脚步不灵便,他就缓缓地开着车跟在后面……

    我们采访陈志峰的时间虽然短促,但是我们深深感受他对老年人的真情实意。他十多年来所主持的节目深深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链接:陈志峰的部分敬老言论

    (一)、我由自己的父母想到其他老年人,他们都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如今又上了年纪,有诸多不便和难处,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爱护。”

    (二)、每个老年人差不多都是为人父为人母者,我们帮助老人也就是帮了别人的父母。如果大家都能这样想到做到,老年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得到尊敬和照顾了。

    (三)、我现在的工作也促使我更多地去关注老年人。来到《夕阳红》栏目后,我越来越多地观察老年人的言行,琢磨他们的心理,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和他们的感情加深了。

    (四)、因为代沟的存在,做老年节目最基本的素质,是真诚与理解。关键是在你的内心如何看待老年人,将心比心,如果你老了,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会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就会懂得怎样对待别人的父母。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