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九、【为】
(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14.【于】
(一)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是动词、形容词,表多种组合关系。
1.在,从,到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7.“比”。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