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即景》 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即景”是就眼前的景物(吟诗、作文或绘画)的意思。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要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2.教材解析。
为达成习作目标,教材按照“激发兴趣”“观察要点”“习作要求”“修改意见”四个板块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参考。第一板块,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观察兴趣。教材出示了“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等大自然的变化,感受世界奇妙和美好的同时激发观察的兴趣。第二板块,明确.观察要点,启发习作思维。教材明确了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通过举例强调了观察要点,启发习作思维。第三板块,给出写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第四板块,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善习作。写好以后根据习作要点进行修改,看看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再次明晰写作要求。
3.学情分析。
对于写景类文章,小学各年段都有训练。四年级下册习作5《游___
夏日的风和雨、阳光和天空
农田里淡淡的麦香
是你留给我的所有关于夏天的幻想
上周的周末是小满节气,
这时候,小麦该是灌浆初满。
我婆婆说再过一周,
小麦煮着吃正好。
昨天,我就带着两个孩子,
年级孩活泼好动,控能差,注意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所以,课堂上一直采用一些小妙招,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两天我们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非常有意思的一篇课文
(2022-04-25 08:15)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50年前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的设立,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民,无论老幼,无论贫富,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毋庸置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书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读书日,是促进孩子爱上阅读的一个良好契机,如何在班级和家庭里开展阅读活动?为此,我们萤火虫2班特别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后续我们会陆续开启,那孩子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本
(2022-03-29 20:4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中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低年级,特别在一年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识字上花大工夫,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说话、写话的要求。到中年级,在听说读写上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作文,跟不上中年级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低年级到中年级过渡困难。
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把文章比做密码,把写文章比做编密码,而把阅读比做破密码,“在孩子看来编密码比破密码容易”。因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只要有思想,孩子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位教育家还说:“调查证明,90%的孩子在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会写作。”
的确,低年级孩子练习说话、写话,有利于多种能力的培养:1、写话
(2022-03-29 20:46)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hjR11AuXvuOyznc0UnsWwoGay4ia5icFgyCbX7ftC6f871ywoOmmHr1LpvJpUXcBWloKfePNDLO7s9t1iaCyqqm5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2月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结束,中国选手谷爱凌以188.25分获得金牌。谷爱凌打破42年纪录夺冠,冲刺3金,成为滑雪历史第1人!近期大家也被“谷爱凌”三个字刷屏了,她刷新了冬奥会历史,一战封神,被称为“天才少女”“体育界顶流”,那么谷爱凌如此优秀的秘密是什么呢?在谷爱凌此前参加某公益活动并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中,她本人曾“自曝”过秘密武器:“
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读”是本课的生字。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下半部分的“头”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
2.利用多媒体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