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源氏物语紫式部日本文学 |
分类: 东洋古典 |
标签:
中世文学陶渊明闲情赋文献还原 |
分类: 我的工作 |
这篇原文太长,删去5千字……所有的表格和长注都掉光鸟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9EN00SIGG.gif
(初刊于《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引用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闲情赋》谱系的文献还原
——基于中世文献构造与文体性的综合研究
林晓光
内容提要
标签:
吕叔湘通鉴标点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玉 |
孟彦弘先生在《历史研究基础知识指要》里边提到吕叔湘先生给《通鉴》标点挑错的文章,兴起找来读了一遍。文章自然是经典的好文章,贴一个。(用的是网上的手打文本,错字不少,显眼的都校改过了,只是兴许还有遗漏。)——不过里边也有若干我觉得说得不对或者有疑义的地方,顺手在后边加个按,也算读书得趣,呵呵。
《资治通鉴》标点斠例 吕叔湘
标签:
相棒模式创新文化 |
分类: 文史杂俎 |
我们做文学研究的人,常常很羞于提起“模式”,总觉得那是个太不好的词。模式代表着陈规陋套,代表着保守落后,代表着不思进取,毫无创新。两年前我在博士论文为了提出“六朝文学的模式化”口号,专程用了一大章洋洋洒洒去跟假想敌辩论——其实都是辩假的,懂的人自然懂,可是为什么要那样去辩?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学术文化里,有一些意见实在盘踞得太久,太盘根错节了。以至于我们想要穿出来透一口气,都非得摆出十二分力量的直拳搏斗姿势不可。
其实这个道理是不需要长篇大论说明的。很多生活里的小事情都能够让我们看到模式的魅力。今天看相棒十一季第四集,开场没多久,就看见“警视厅组织犯罪对策部组织犯罪五课”(百度来的,这么威风又长的名字根本记不住)的角田课长冲进来了——
“暇か?珈琲あるか?”(没事干是吧?有咖啡没?)
顿时忍不住噗哧一笑。可不是嘛,前几集都没见角田课长出场,都忍不住想他了!既然是相棒,怎么能少得了角田课长的“暇か?珈琲あるか?”呢?哪一集没了这句台
标签:
六朝精神史研究中译文化 |
分类: 日译雌黄 |
《六朝精神史研究》,在日本的时候本来打算翻译的,后来听说刘东已经在组织翻译,也就只好罢休了。算是吉川忠夫老爷爷运气不好。现在中译本出来已经有一阵子了。全部的核对是懒得做的,随文看见奇怪的地方,倒可以稍微说一下,庶几可见译本的定位,也方便大家拿捏参考。
其实这书翻得还是蛮不错的。尽管仔细推敲起来这里那里的问题还是有一些,可是就国内现在的翻译水平来说,有把握说自己一定不错的人,又能有几个?既然什么烂七八糟的人都已经在做翻译,什么烂七八糟的译本都已经在出版了,我们对于这些错误比较少的译本自然更应该珍惜尊重才是。何况译者的日语虽然没有那么好,态度却认真得出奇,认真到很多其实不必要翻的地方都照样翻出来了。认真总是一件好事,哪怕自己拿捏不稳当,至少把能看到的东西都摆出来给人看,没有藏藏掖掖地夹带私货,误导读者,这也是值得我们致以敬意的。
第4页:然而他们还需要通过这一士大夫社会的舆论——清议——对其作为知识及道德的获得者予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