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方法 |
熟悉省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突破生理极限,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总的省力思想是:分散(分力,分时,分区)、集中、转化(不同物理量之间)、变界(改变相互作用的界面或关系)。常见的具体的省力原理如下:
1.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这个原理地球人都知道。阿基米德大师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虽然有点夸张,却形象的说明了杠杆原理的威力。剪刀、撬棒、老虎钳等是其应用。公式为F1*L1=F2*L2,改变力臂就可省力。
2.斜坡原理
你骑着自行车上很陡的斜坡,是不是觉得蜿蜒蛇行省力呢?不是咱们骑车技术不佳,而是斜坡原理在帮咱省力啊!有公式为证:F=mgsinθ,这个θ角就是斜坡的倾角,我们上坡时通过蜿蜒蛇形尽量把这个角度减小,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伐木工人把木头从山上的滑道滑下山也是用这个原理。
3.动滑轮原理
标签:
杂谈 |
参数表
1.
恢复工厂设定:
- 按 ”MENU”
- 找到参数 620
- 按 ”CHANGE DATA”, 选择 INITIALIZE
- 按 ‘OK’
- 断开电源,等待电源灯熄灭
- 送电
2.
Program parameters in ‘Menu’:
Verify each change with ”OK”
102 马达功率 kW (见马达铭牌)
103 马达电压 V (见马达铭牌)
104 马达频率 Hz (见马达铭牌)
105 马达电流 A (见马达铭牌)
106 马达转速 rpm (见马达铭牌)
128 电机热保护。ETR TRIP 1
201 最小马达频率 Hz (见马达铭牌 – 60%)。杀菌机设为0
202 最高马达频率 in Hz。输出频率上限。 (见马达铭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方法 |
数学上,一个公理系统(或称公理化系统,公理体系,公理化体系)是一个公理的集合,从中一些或全部公理可以用来一起逻辑的导出定理。一个数学理论由一个公理系统和所有它导出的定理组成。一个完整描述出来的公理系统是形式系统的一个特例;但是通常完全角式化的努力带来在确定性上递减的收益,并让人更加无法阅读。所以,公理系统的讨论通常只是半角式化的。一个形式化理论通常表示一个公理系统,例如在模型论中表述的那样。一个形式化证明是一个证明在形式化系统中的表述。
性质
一个公理系统称为自洽(或称相容、一致性),如果它没有矛盾,也就是说没有从公理导出一个命题及其逆命题的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学 |
事物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凡是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并以此区别于它类事物的属性,称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为非本质属性。例如,圆的本质属性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而圆的半径长短与圆心的位置都不是圆的本质属性,是非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人们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与单位,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细胞”。
数学概念具有质与量两方面的特征。数学概念的质(或称内涵),它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一切本质属性的总和;数学概念的量(或称外延),它是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学 |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为对象,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思维。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信息(有外部信息或内部信息)的加工整合的过程。外部信息指的是数学思维对象,即由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各种数学对象。例如数学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定律等形成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以语言文字、符号和数学图形的形式给出。内部信息主要指人脑中的认知结构,其中主要的是数学的认知结构组块。信息组块在大脑中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形式贮存着。根据大量心理实验得知:对于短时记忆,贮存一个组块的时间为0.5秒,短时记忆的容量为4~5个组块。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一个组块的时间为150毫秒。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一个组块需8秒,长时记忆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学 |
在数学中,不动点定理(Fixed point theorem)是一个结果表示函数F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不动点存在,即至少有一个点x能令函数 F(x)= x。
在数学中有很多定理能保证函数在一定的条件下必定有一个或更多的不动点,而在这些最基本的定性结果当中存在不动点及其定理被应用的结果具有非常普遍的价值。
分析领域的不动点定理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言文学 |
标准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这一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直到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东方的遗产》一书中仍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和词类。现在的观点认为,汉语有语法也有词类,只是它的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而且一个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
汉语语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省略。不影响大概意思的词往往省略掉。
语素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例如,“树胶”这个词可以分成“树”与“胶”两个语素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