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走向社会 |
儿上班一年有余(余是实习阶段。本月17日,是正式参加工作周年纪念日,这是去年刚来培训时有心同学记住的日子,结束后大家分在了各个支行。明天晚上有人组织庆"周年")。
昨天下午单位领导:副行长、部门经理,两位来家访问。
“家访”,我认为是家中有在校学生的,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大学几乎没有因18岁成人了。至于单位家访,我还是头次听说并接触,着实紧张过,不知有何要事,更不知从何说起。
两周前,领导来电准备家访,正巧我家中有病人住院需要照顾。领导原计划没变,昨天上午还是来了电话,约下午2点,我推到了3点见面,多给自己留点解压时间,同时也要卖点果品招待客人。
就在我准备果品上桌之际,领导来电说已到楼下,看表2点有半,提前了,我只好下去迎接。看到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站在路牙边,身穿行服,我便一下确定,他们就是要来的客人。此时我多日来的紧张情绪也下降过半,因为他们看上去稳重大气,一点也没有高高在上的领导作风。我不由得想起有些名演员们,戏里演得挺不错,但在现实生活中,就高傲无比,让人反感至极,名角儿们怎么就不能把戏里的朴素善良高贵的气质带给广大群众。我看还是身边的这两位领导更随和容易接近。
把两位年轻人请进屋内,行长先开话安慰,我们来没啥大事,孩子在单位业务能力还行,只是吃饭不太好,性格有点偏内向;部门经理随后也说,他不爱吃菜,熟人面前有话,偶尔还带点幽默。我明白了领导的意图是:吃不好身体就不好,精神也不佳(单位伙食儿说过比我做得好吃多了。他不太爱运动又怕长肚子,近日有意控制饭量,有段时间了晚饭都不吃,1.80米多的个头,非要放在130多斤体重上。我非常感激领导们的细心观察,尤其是经理发现挑食);性格内向,在工作中与客户交流就不太顺畅。我表示会协助行内尽量做好后勤工作。
其实,我在手机微信上,常给儿发些我认为适合他应该看的文章,但他不能理解娘的用意。就像微友们也认为我有大把时间玩微信,而不懂我是利用微信传播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这领域上有属于自己个性的一面,如我把朋友圈中的链接,可取的文章分类整理为:领袖人物、政策法规、北京风情、历史收藏、人生感悟、幽默笑话、健康养生、烟酒茶社、家居创意、生活中来、旅游风景、汽车交规、部队军旅、建筑设计、幼儿教育、水果养生、女人世界、服装展示、工艺美术、花鸟鱼虫、星座性格、安全意识、美食制作、食物养生。然后根据微友们(总共20来位,多数还是家里人,文章分类没处放,我就再分出几个群。不是特别值得的我都不会加友,少而精嘛)不同的性格人生,把适合某人的文章存放到他那里,一来给其提供方便(不喜欢还能随时删掉),二来自己想找那类文也方便。随着每人处积累的文章日益曾多,近日我又细分顺序,如“汽车交规”:交规、驾证、违章、保险、车牌、加油、商标、名车、电子眼、新手、车内、安全、视频等,就这样我自认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会遭到不理解言语。有那么一句话说的真好:世上难逢一知己!我还真像是吃饱闲得没事干,常发微信惹人烦。所以说,微信里,基本上微友们的年龄都长于我儿,他们都不能理解我,儿就更不会理解娘的用意,但对儿的所谓成长教育上,不论他能吸收多少,娘还是固执己见的,但愿儿会有那么一天懂得,只是盼着这一天尽早到来。
扯远了,再拉回与领导会面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他们的具体年龄,让我也不由得想起自己1982年刚参加工作,是在某工厂的托儿所里,当时带得那班孩子现在也到了这个年龄,记得老所长常说,咱们现在看的孩子,将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会有的,还会有当教师的、厂长的、书记的。时间好快啊,转眼30 多年过去了,我们当年那批在其他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同龄孩子不是现在还有当行长的吗?!他们是社会的主力军啊,他们承上启下,肩上的担子很重,而且在家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啊。想到这,我就很珍惜与他们的聊天,桌上并不丰盛的果实,我都不愿起身再去填满,冰箱里的西瓜是他们来前买的,我也是想再冰凉点,而他们时不时看表,我快速拿来饮料,我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提前来,为的是别给员工家属添麻烦,甚至别等到饭点。多么善良的领导,我当年看过的同龄孩子们,直到他们走时桌上几乎没有动手吃点啥,西瓜也没让切开。直到现在,我还后悔没让他们带走桌上的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