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大翻译家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杭州人。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大翻译家

他一生出境访问七十多次,除去青少年时期和“文革”十年动乱不计,平均每年大约出访一次半。对他如此热心致力于对外播种友谊和促进文化交流,江泽民同志曾于1997年12月6日,为出版怀念他的画册题词:“文化和友谊的使者”。这位使者,就是我国已故的著名外事活动家兼翻译家戈宝权。

结识戈宝权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大翻译家

(转发,本文作者: 林佩璇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

 

冰心以清新、秀丽的散文、诗歌闻名于中国现、当代文坛,但她一生各个时期都没有离开翻译。10岁左右就从祖父的书架上捡起林纾先生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茶花女遗事》,后来,又寻来了他翻译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写的《块肉余生述》,阅读了严复译的英国名作家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与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冰心的翻译实践是双向的,既有汉译英的作品,也有英译汉的作品。她的最早译作是1923年

(2020-05-04 10:20)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他的文学思想核心是真与善,小说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早年因第一部小说《灭亡

》渐渐被大众熟知,其后十年精力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与《寒夜》等作品更是使他成为了80年代世界七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大翻译家

鲁迅从事文学活动三十余年 , 是以 翻译始又以翻译终的。他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翻译实践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创作和译作包括翻译理论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他的忠实、严谨的翻译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俄国文

俄国1905年革命后,正是鲁迅第一个为中国窃来了俄罗斯文学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他早期所作的《摩罗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大翻译家

2017年10月17日,88岁的翻译家江枫在北京家中逝世。“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一家喻户晓的名句即是他的译笔。

江枫(1929年7月30日-2017年10月17日),原名吴云森,祖籍安徽省歙县。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翻译家、文艺理论家之一。1929年7月生于上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就读,后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46年

标签:

翻译文化产业

分类: 随笔杂记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